2011年,美国和中国两本教育图书分别引起本国媒体关注。在美国,大部分主流报章对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的育儿教育图书《虎妈的战歌》作了大篇幅的报道和评论;在中国,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和中国广播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众多媒体,对闽西红土地青年教师黄林波主编的《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破例作了专门的宣传介绍。当然,由于“虎妈”的争议性,前者更是家喻户晓。
两本引起媒体“兴奋”的教育图书颇有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在对本国教育的缺点进行反思;都在挖掘对方的教育优势以弥补本国教育的不足;都被认为是捅到了本国特定时期的“痛处”。
值得一提的是,《虎妈的战歌》的作者蔡美儿是名校教授,而《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的编者黄林波则是一名乡村教师,这似乎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看似偶然的背后也有其必然性,因为这些年中国教育改革走了不少弯路恰恰是由于某些专家主导的教改脱离了一线实际(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实际)造成的。在农村学校占主体的中国,也许只有在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包括该书强调的师道尊严和适度惩戒等)的基础上再汲取西方教育精华,中国教育方能取得长足进步。该书还提出重温古田会议精神,重拾远比金钱更可宝贵的道德和修养,才是解决当今层出不穷教育乱象和破解钱学森“世纪之问”的根本出路。
根据美国《时代周刊》和资深媒体人士陈季冰先生的分析:“中国虎妈”之所以红遍美利坚的深层原因,是由于当前美国经济滑坡而同时期中国各方面实力的迅速崛起,美国人深切地体会到此消彼长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越来越担心输给中国和其他正在崛起的国家。因此,“虎妈”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弥漫在整个美国社会中的焦虑感。
同理,《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走红也是因为“生逢其时”。当国人在为“老人摔倒,要不要扶?”、“我爸是李刚”、药家鑫案等热议不休时;当全民为钱学森的“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深思时;当国人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而又茫然无绪时,本书集各家之长,用故事和实际事例说理的方法引导人们反思,对探索此类问题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著名旅美学者薛涌先生说的好:“凡是那些能不停反省自己问题的人,总会比较成功;而那些放下自己的问题不管、总是靠用放大镜看别人问题而获得自信的人,则最终会成为失败者。”透过《虎妈的战歌》和《好教育点亮人生》两本走红的教育图书,中美教育竞相“自我反省”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危机感,更是彰显了大国的自信和成熟! (作者:魏忠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