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开学季,近期,多地教育部门为迎来新学期的中小学生送上“减负大礼包”。诸如严查“阴阳课表”、开学两周内严禁组织考试、设立“无作业日”等等,各地招式繁多的减负新政能否真正给中小学生减压?“减负”,这已是中国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的老话题,近年来,几乎每逢开学季,中小学生减负都会成为舆论热话题(据2月21日《中新网》)。
其实,早从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减负”就开始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几十年来,社会呼吁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声音越来越大,从中央到地方不仅每年甚至每学期都在给中小学生送上“减负礼包”,2011年的全国两会,“减负”甚至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众多被舆论称为“最严”、“狠招”、“猛药”的减负政策之后,一个不争又堪称严酷的事实却是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从“双肩包”升级为“拉杆箱”。鸡年新学期开始,各地再次给学生送出“减负礼包”,甚至还对学校和家长提出刚性要求,长沙很多学校甚至推出诸如每周一为“无书面作业日”,每周五下午为“无书包日”等新政,在如此堪比给学生直接“打卡”的要求面前,学生的负担是否会实质性减轻,是否再会“空欢喜一场”,答案注定不会太乐观。
一边是每分必争的高考制度,迫使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必须用增添负担的方式确保成绩,以备更强的考试竞争优势。一边又是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样逼迫学生必须用更优异高考成绩进入事业起点更高的大学,双重乃至多重对分数成绩的刚性压力之下,可想而知,单纯强调给学生减负是何等的不现实和不靠谱,特别是与学生高考成绩存在巨大利益关联的学校和学生家长,即使满心希望为自己的学生、孩子减负,但出于高考和孩子未来的考虑,都不免会产生极度焦虑。更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种现象是,在政府、社会和学校甚至家长共同营造的这种巨大减负氛围中,更不乏有学校和家长玩起“明减暗增”的策略,以在空前的减负气氛中,通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来让自己的学生、孩子在应试教育面前“出奇制胜”。
不言而喻,就学生的普遍情况看,减负就意味着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的“下滑”,或相比起没有减负或暗地里“增负”的学生和学校,无疑就会“输在起跑线上”,学校由此不仅会受到家长的质疑,学校的声誉甚至教师的实际收入都要受到影响。尽管国家自1987年就开始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但实际上对学生的素质考核既没有明确的分数指标,在高考录取中,也基本没有因为“素质问题”在各科成绩优异的情况下被拒绝录取,同样更没有因为某学生“素质过硬”而被名校破格录取。素质考核的“弹性”相对于刚性的科目考分,孰重孰轻以及对学校与家长的影响程度,家长和学校都不难从中做出选择。尤其是在地方与地方,学校与学校,甚至家长与家长之间对减负态度和重视程度都不尽相同的前提下,真正选择减负,学校和家长都要承担着由成绩“落后”带来诸多难以预知的风险,尤其是学校和老师,更处在风险矛盾的焦点之处,他们比学生家长更有焦虑。
另外,排除“校内减负、校外加压”给学生造成了“明减暗增”之外,出于多重现实利益的考虑和衡量,一些学校老师不仅暗示和鼓励学生和家长通过参加商业性的辅导班来“增压”提高成绩之外,甚至故意忽视课堂教育和以响应减负为由不给学生布置必要的课堂作业,而是暗示学生参加老师私人安排的“家庭辅导”,并暗中收取不菲的“辅导费”,这样表面上看是学校给学生“减了负”,实际上不但更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也让家庭的教育支出大大增加。事实上,国家对中小学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又一直在提倡给学生学习减负,然不但家庭的教育支出每年都在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是越减越重,而更值得警惕的是,如果考试特别是高考的考分门槛不除或是进行相应大力度的改观,无论国家还是地方乃至学校给学生出台的减负规定、政策、措施等,都会一次次为校外培训辅导等创造更大的商机和市场,并由此带来学生家庭教育支出的逐年增加,且减负政策、规定越严越狠,越是与这类增长成正比。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论国家和地方每年每学期送给中小学生的“减负礼包”如何巨大,如何诱人,学生都很难如愿“笑纳”,接到手的都不过是空空的“礼包盒”而已,无论家长、学校尤其是刚性的分数考试门槛就摆在那,谁接受这样的“减负礼包”就意味着被“淘汰”,而且因为每一考分的含金量关系特别重大,无论学校和家长,既不敢将这种“减负礼包”让学生和孩子去享受,更享受不起。(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