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晚间,一张“关于暂停霾预报预警业务的通知”图片在微博上流传。图片中文字写道:“1月17日18:36分接中国气象局预报司电话通知,要求立即停止霾预报预警工作。请各单位接到本通知后,即刻停止制作和发布霾预报预警产品。”当晚,记者从中国气象局相关工作人员处证实了该通知的真实性。(1月18日澎湃新闻)
国家气象局之所以要求各地气象部门暂停霾预报预警业务,主要是因为之前气象局与环保部门在发布霾相关信息时经常出现不一样的情况。这次将要出台一个联合会商机制,以后霾预警该怎么发,由谁来发,通过会商后决定。参与会商的不光是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还有其他相关单位,一起会商之后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发布。
发布霾预报预警只要根据霾的实际情况发布就行了,有必要在多个部门协商后发布吗?试想,如果霾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等多个部门协商后拿出会商结果后再发布,可能大半天时间过去了,等到再一级一级地通知下去,有的学校该放的没有放,企业该停产的却没有停产。从而有可能出现两个极端,要么霾越来越重,要么霾早已散了,但不管怎么样,民众早已受到霾的伤害了。
霾有没有,有多严重,要不要发布预警机制,气象部门只要根据真实情况发布就行了。之前之所以出现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在发布霾相关信息时经常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关键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检测方式和点位有所不同。但气象部门监测到的数据与自身的利益没有多大的关系,因而相比环保部门,在民众心目中可能更有说服力。日前,多地更是曝出一些环保监测点为了监测数据好看,要么在监测点附近禁止车辆通行,并不断地用洒水车洒水的问题,要么在监测设备上做手脚。从而使监测数据大大低于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监测数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环保部门的政绩。
气象部门暂停发布霾预警,与环保部门等多个部门会商之后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发布,看起来好像对霾预警发布更加严谨,实际上民众可能对这一新机制的权威性起质疑。所以,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对霾预警还是分开发布为好,如果两个数据不一样,有关部门可以沟通调查两个数据不一样的原因,对有人在监测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行为必须出重拳打击,从而使民众能获得准确的信息,这样的霾预警发布机制才更有意义。(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