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日雾霾天中,北京5日下起了小雪。记者从北京市扫雪铲冰指挥部获悉,北京市部分地区出现小雪,全市扫雪铲冰相关单位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 案,确保道路不积雪、不结冰。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则连发两条微博,提醒市民注意“雪很脏”,尽量减少外出,做好防护。(1月5日法制晚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北京市气象局官微连续用了三个“雪很脏!!”。
雪到底有多脏?环境专家表示,雪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凝结核后形成的,而所谓凝结核,是大气中的灰尘。由于空气中含有悬浮物、微生物,它们会随雪花降落,最终导致雪水含有一定的污染成分。说得再直白一些:若是重霾恰逢大雪,那么,这看似晶莹剔透的雪花,就可能是伤人于无形的糖衣炮弹。一句话,谁玩谁倒霉。
脏的雪,灰的车,这是雾霾挥之不去的“标配”。1月2日,网上一篇名为《这是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的文章引发热议:一列从上海开往北京南站的高铁,在穿越华东、华北全部重雾霾区后未经雨水冲刷,尘埃布满车身。4日,有网友称从徐州发往北京的高铁,在到达目的地后车身变成了“金色”。铁路部门说得很客气:雾霾的到来的确会加重车身脏的程度,但也存在其他因素。不过,辩证法终究不是捣糨糊,雾霾天里人都会灰头土脸,列车又怎可能“万霾丛中过、片尘不沾身”呢?
这两年,有关雾霾的流言很多,稀释雾霾的“鸡汤”也不少。除了“等风来”,指望一场小雨就淋死雾霾,简直太傻太天真了。科学道理上说,微弱降水对雾霾的“清洗”几乎没有作用,甚至还会因为水汽增加而“雪上加霜”,使污染物体积增大,进一步使能见度变差。很少人能理解,雾霾之下的市民对朋友圈里蓝天照片的“咬牙切齿”之感,只有亲历过类似“郑州女子3个小时的旅程‘飞’了两天”的愤懑,才当真知道遮天蔽日的霾,不仅仅是个表达心情的“形容词”。有人在问:雾霾如此深重,中产阶层选择逃离还是坚守?这个问题本身足够奢侈:能逃离的,无须思考这个问题;选择坚守的,只怕未必是节操高洁而已。但既然对治霾仍有信心,又或者必须跟雾霾“同呼吸、共命运”下去,办法无非就两个:第一,在治霾这件大事上,“撸起袖子加油干”。第二,自上而下,须把治霾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头号工程。
雾霾还很狂妄,工业还在转型,罚单还未兑现。犹记得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组曾织学生对北京1000户居民进行了入户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0%的回答者认为北京空气质量得到改善,认为空气质量恶化的人只有13%。时至2015年,央视联手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邮政,在全国进行了“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其中北京2000多份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仅有21%的回答者认为空气质量得到改善,而认为空气质量恶化的人上升到50%。这也许不是一座城市的纠结:十年过去,钱花得更多了,人变得更忙了,环境治理的口碑反倒吃力不讨好了?真要追究答案,恐怕也就两个:铁腕治霾,似乎“铁”得不够硬气;而不说谎的天色,却叫人彻底无语。
“大气十条”实施三年,大考期限日益迫近。算算花了多少钱、算算罚了多少款,这些大工作固然要紧,但对市民来说,最要紧的也许不过是些小而又小的问题:比如,谁能把脏兮兮的白雪洗干净?(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