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段1分27秒的监控视频在各类媒体上被频繁播放,亿万人目睹了下车的女子被老虎叼走的一幕,事件的一系列后续“槽点”紧跟而上,一家人被老虎咬得一死一伤,这样的悲剧事件反而成了舆论狂欢的核心。(2017年1月6日 中国青年网)
近日,八达岭老虎咬人事件的女主人公赵菁在面对记者采访时阐述称,有一次孩子生病,她带孩子去当时受伤第一次送往的延庆区医院,见过她的保安就骂她道:老虎没咬死你,真是可惜了。八达岭事件看似渐渐平息,女主人公的生活却不但没有归于平静,反而一家人不断被后续舆论的谩骂、指责所围绕,如今的她,再也难以融入、回归社会。
其实纵观八达岭事件全过程,赵菁的所作所为,虽有过错,但并非主观故意,对于母亲的死亡,也并非主观“期待”,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也并非她所预料之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许即便没有外界铺天盖地的指责,赵菁也会为自己的冲动而一辈子自责悔恨不已。既然如此,我们难道一定要让一个已经承受着丧母之痛的女人,再次丢了颜面,失了尊严,抬不起头,甚至将她逼上绝路?
11月29日晚,在辽宁卫视播出的电视节目《有请主角儿》节目上,赵菁首次现身荧屏,自责道:“没想到自己的粗心大意造成了与母亲天人永隔的后果。”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可见,在眼前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赵菁已经认识到了错误,选择了公开道歉,让人们感受到她内心的忏悔。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事后的责备并无意义,反而,或许他人一个无关痛痒的评价、吐槽甚至辱骂的声音,对赵菁而言,都是放大千倍万倍的懊悔和心痛。
在社会各界人士、新闻媒体等不断推波助澜的作用之下,已经遍体鳞伤的赵菁被一次又一次推向道德的审判台。笔者认为,媒体和舆论的作用应当包括弘扬正能量和对社会整体评价朝往正向理性的导向作用,而不是对负面现象和偶尔“犯错”的个体的持续抨击。社会这个大“家长”是不是应该该以包容的心态去慢慢接纳那些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又“迷途知返”的“孩子”呢?
何不就此停止这场谩骂风波,别再出现为他人伤口撒盐的“喷子”,毕竟古人讲,死者为大,“免开尊口”,嘴下留情,也好让逝者安息。(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