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读懂“白发家书”中无尽的乡愁

发稿时间:2017-01-05 09:1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元旦假期,76岁的陈庆兰、80岁的王强和72岁的李秀珠三位留守老人,带着三幅历时40多天用自己的白发绣成的“白发家书”现身苏州山塘街,表达自己对子女的思念,也呼吁社会对留守老人的关爱。这三幅“白发家书”的每一笔、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由老人亲自动手绣成。(1月5日《工人日报》)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母爱颂歌《游子吟》,真挚展现平凡而伟大的人性美,千百年来赢得无数人的强烈共鸣。据悉,三位留守老人的子女们长期在外工作,好几年春节都没有回家和父母团聚了。“每次打完电话,你妈总是舍不得先挂”“别带啥礼物,你就是最好的礼物”……当“衣裳”变成了“家书”,尽管只有一两句话,但都是老人用缕缕白发绣成的,这样的家书可谓“史上最动容的家书”。

  我们素有乡愁的说法,一封家书就是一份乡愁。一边载着父母对儿女回家的期盼,一边牵着儿女对父母养育的恩情。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是无数父母的心愿,也是国人传统而朴实的家庭情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职务高低,无论收入怎样,回家都是所有人心中最温暖的慰藉;哪怕路再遥远,票再难买,车再拥挤,都无法抵挡人们那份回家过年的迫切心情。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永远都难以忘却父母的养育之恩和那些魂牵梦绕、割舍不断的乡愁。

  网络上曾流传一道“亲情计算题”: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24个小时,30年总共才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每年临近春节,这道“亲情计算题”总会成为热议的话题。父母日渐老去,扪心自问,我们陪过父母多少?由此,让无数游子暗下决心排除万难“回家看看”。

  过年回家,是绵延千年的乡愁、血浓于水的亲情。读懂“白发家书”,不仅要看到年迈的父母对阖家团圆的乡愁之盼,“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也应看到虽然现在做子女的有做子女的难处,或因学业紧张,或因工作繁忙,别忽视老人的精神需求,毕竟生命经不起太长等待,孝心经不起太久徘徊。这更是千百万留守老人最朴实的乡愁。

  同时,对于那些坚守岗位,确实难以回家过年的人们来说,也请您读读“白发家书”中的思念,想想父母养育的恩情,不妨“让心回家”——在烟花满天飞舞的时刻,在千家万户举杯共饮之时,打个电话向父母问个好、报个平安,这同样也是对父母最好的关怀、最好的回报。(付彪)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