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假证买卖”投机取巧背后的“沉没的声音”

发稿时间:2016-08-18 10:2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暑期已近尾声,云南某高校学生小王开始考虑开“实习证明”的事儿了。虽然痛快玩了近两个月、哪儿也没去实习,但他并不着急。除了实习证明,代开医院病假条、代写公文报告……网上买卖都可以提供 “一条龙”服务。(8月17日《人民日报》)

  设置证明、证书的初衷,在于通过公共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困境。然而,在一个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时代里,那些渴望投机取巧的人们,让“假证买卖”有了生存空间。从线下交易到网络交易,“假证买卖”让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捷径”。

  “假证买卖”屡禁不止,折射出一些人精神缺“钙”--原本需要自力更生的事情,却可以通过“假证买卖”来立竿见影地获取;在功利和算计的裹挟下,在收益一定的格局下,一些人往往采取成本最小化的方式来实现利益最大化。“假证买卖”看似是一种理性选择,实际上却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

  以大学生实习为例,“假证买卖”能够买到一份看上去很美好的“结果”,却买不了“过程”。实习不仅是一个教学任务,也是大学生寻找自己、发现自我的一个社会化历程。在实习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发觉自身在能力、素质、礼仪等方面的短板与不足,从而进行清醒的自我调试。如果脚踏实地、身心投入地参与实习,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弄虚作假的“假证买卖”不仅切割了社会信任,也破坏了公平正义。同样的证件,别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你却轻而易举地获取,难免会引发他人的心理落差和相对剥夺感。庆幸的是,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当下,“假证买卖”的生存空间必然会越来越小。在互联网深刻嵌入日常生活的今天,一些过去难以被发现、难以被证实的虚假信息、虚假证件逐渐变得无处遁行。如果多花一些心思和精力去甄别、核实,“假证买卖”很容易露出马脚。

  作为一种失范行为,“假证买卖”为何得到不少人的青睐?弄虚作假固然不对,“沉没的声音”却需要打捞。一些高校实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实习质量不尽如人意,让实习沦为“走过场”;当实习得不到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他们难免会采取一种“变通”的做法。当用人单位缺乏人性化管理,少数员工便用“假证买卖”来换取他们应得的劳动权益;当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合理,一些有能力却没有证书的人只好剑走偏锋。

  守卫诚信社会,除了提升违规成本,也需要实现考核办法、评价体系、管理观念的重塑和更新,这有助于从源头上压缩“假证买卖”的市场需求。只有标本兼治,“假证买卖”才会越来越少。(杨朝清)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