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考察浙江时曾经逛过的晓风书屋,如今正把一家分店开进了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一层。医院里开书店,晓风书屋是头一家。(3月8日《北京青年报》)
把书店开进医院里,本是件新鲜事。这事包括书店的经营者最初都持怀疑态度。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结果却出乎经营者的意料。书香和患者,知识和医护人员,在这个本是紧张痛楚的环境中,得到了有机的楔入,更把紧张痛楚化无形于书香中。
这家书店的能够成功进入浙江省人民医院,首先得益于院长的大力推进。如果没有院长的主动,恐怕医院里的书店,尚且还不会与浙医大的医护人员和患者见面。
医院里能够经营起来的书店,不管功劳归功于谁,其成功的经营,无疑给医护人员、给部分患者以及家属,提供了一个可以寄放精神家园,消除痛苦与彷徨的场所。而这种场所和氛围的营造,是功德无量的。
医院和书店,本是两个经营实体。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两者能够相互融合,必有两者可以相互融合的地方。一个是精神和身体上的紧张痛楚,一个是可以消除这种状态的精神圣地,两者都找到了彼此共同需要的利益点。书店有了新的消费群体,医患则有了新的精神寄托,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种医院里的书店,对于大陆而言,对于浙医大里的书店经营者而言,都是头一个“吃螃蟹的”。如何更好地经营,更好的在书店、医院和患者之间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风险的最小化,尚需要借鉴他山之石,也需要自身主动探索实践,完善规则公约,在化解风险、维护利益面前,首先要“有约在先”,防止事后权益纠纷中的不清界限。
书店进医院,除了给医患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场所,更在于这种引进和转变,改变了书店只能“端端正正是个卖书的地方”这个僵化观念。书店不再只是一个卖书的地方,也是一个陶冶情操、愉悦精神的场所。
书店进医院,其意义还在于,这种经营方式的转变,无疑给书店和医院所创造的共赢的事实。书店有了新的消费群体,医院的环境和医患的心情,也有了更大的改观。一举多得,实为多方的幸事。
书香四溢暖医护,却在忙忙奔波里。对于书香,眷顾的人多了,病痛就在阅读的享受中减轻了。而当阅读的人多了,书香则会愈加芬芳持久。与病痛告别,与书香共享。医院里的书店,当不断完善经营方式,化解经营中存在的不足和风险,两者的融合,必然是书香和生命共彰的纯丽炫彩。(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