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考察浙江时曾经逛过的晓风书屋,如今正把一家分店开进了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一层。医院里开书店,晓风书屋是头一家。(3月8日北京青年报)
从书店经营的角度出发,书店主人的内心是拒绝且怀疑的——“医院里会买书的人流量能有多少?大家都是去看病的,本来心情就不好,谁还有心思看书?”这其实也代表了不少人的疑虑。
的确,一般书店最多是开在医院外面,或者在院门口支个报刊亭。但是我国台湾地区的济慈医院和香港地区的养和医院,医院大厅都有图书售卖区或者专供病人休息看书的阅览室,小女孩挂着点滴、兴致勃勃地和妈妈在儿童阅览区一起咿咿呀呀读绘本的场景,让人怦然心动。
而医院的解释既简单又质朴:“我们只希望看到,病人进医院来,也可以不委屈自己,还能和平时一样,情绪低落的时候,到书店安安静静看本书,有个好心情很重要。”的确,打点滴的时候,无奈又无聊,看着药水一点一滴落下,感觉时间十分漫长。身体受限,心情低迷,胡思乱想,担忧、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而书籍可以有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充实这段难熬的时间。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平时忙忙碌碌,总没有时间看书,而在某段“被禁锢”的时间里,反而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下书,受益匪浅。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开卷有益,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明白事理,陶冶性情。具体到医院书店,书籍可以有效平复医患双方的紧张情绪,书籍开合之间,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也随着书香的“点滴”而不再那么剑拔弩张。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早已写入国家十三五计划,实体书店回暖已然成为2015年度文化热点,民众阅读热情逐步提升。在此大环境下,书店与医院的结合乃双赢之举:医院凭借书店,营造文化氛围,让医院摆脱紧张、刻板甚至“唯利是图”的固有印象,让害怕打针的孩子们觉得“不那么像在医院里”,让生动美丽的文章抚慰焦急、疲惫的心灵,降低医患冲突的几率;而书店倚靠医院的巨大人流量,尝试多元化经营,突破传统书店模式,满足人们就医与阅读的双重诉求,或许会成为书店发展的一个新盈利点。
在做好相关医疗保障的前提下,让医院与书店有一个美丽的邂逅,我们欣喜且期待。(斯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