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深圳垮塌事件里的隐喻与隐讳

发稿时间:2015-12-22 09:1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山是人工堆土造出的“山”,城是飞奔向现代硅谷的“城”。百米渣土,一朝倾覆。无须大雨滂沱,不必最后一根稻草,风险如灾难片般不期而至。

  截至目前,深圳垮塌事件造成失联人员总数降至85人。而据国土资源部官方微博消息,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在现场开展应急调查,初步查明深圳光明新区垮塌体为人工堆土,原有山体没有滑动。有群众反映说,在事故发生之前两年,就不断有群众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但是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灾难当前,没有什么比救人更要紧。但凡一线希望,必做百分努力。只因失联的85个名字背后,对应着鲜活灿烂的纷繁人生。那些“跑着跑着父母就不见了”的悲恸,那些“最发达城市最不可思议泥石流”的诘问……是关乎“城与人”最底线的关系考量。今天,我们看到训练有素的企业应急撤离,我们听到900多人平安的消息,我们照例见识了消防等最可爱的人冲抢在最前方——但,原谅我们无法因为这些危机应急的常态作为,而感动得忘了为罹难者问几个并不算添乱的问题:

  第一,若说这是一场“人祸”,算谣言吗?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向发布新闻的深圳市副市长刘庆生提问,事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刘市长并没有在现场进行表态。诚然,一场重大事故发生,确非三言两语道清。程序正义不能僭越,调查分析不可轻佻。官方谨慎可以理解,但既然“原有山体未滑动”,崩塌的只是人工堆土,那么,如果堆得低矮一些、体量稍小一些、离厂房或居民区远一些,悲剧是不是至少不会如此惨烈?

  第二,“吃人”的渣土后面,会否牵出“暗黑”的引线?据调查,事发的受纳场使用期限至2015年2月21日。不过,这一受纳场并未在2015年2月21日停止使用。那么,这一余泥渣土受纳场办理了续期手续吗?2013年8月,此次滑坡事发地——红坳余泥渣土临时受纳场运营服务通过招标方式,交由深圳市绿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检索资料可知,2013年至今,绿威物业多次成为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采购中心的中标供应商。那么,运营和监管在事发后,该交出怎样的“情况说明”,才能洗脱怠惰之嫌呢?

  第三,在城镇化狂飙突进的今天,大城市还有多少类似的风险亟待重视?高楼大厦、地下轨交、深层车库,这些都是余泥渣土的“大户”。根据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提供的数据显示,深圳市目前年产生建筑废弃物达到3000万立方米。这些渣土去哪儿了?答案就一个:受纳场。一旦堆放粗线条,或者失去警觉意识,风险就随着渣土的数量重重累积,最终,只等待轰然垮塌的一个时间节点而已。危险是看得见的,举报也未曾停歇,惨剧还是如当头棒喝,那么,说好的安全意识和监管常态呢?

  这是深圳的疼痛,亦是大城市的通病。今年3月,《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发布。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年建筑垃圾产生量超过15亿吨,约有20多家相对专业的企业进行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全国再生利用率仅为5%左右。这与韩国年产建筑垃圾6000 多万吨,却有373 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的数量相差太大。余泥渣土成了“心头大患”,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始终不理想,安全的隐患,污染的隐患,迟早要面对崩盘的一天。在这个问题上,有多少城市有底气看深圳的笑话呢?

  “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对于不少城市的余泥渣土受纳场,也未必没有此般危象。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查漏补缺,着眼长远,深圳垮塌事件里支付的高昂成本,才不至于成为轻飘飘翻过去的仓皇一页。(邓海建)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