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不脱贫不换人”给扶贫军令状再加码

发稿时间:2016-07-25 14:4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部分省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24日在兰州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并讲话,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筑牢思想根基、聚焦突出问题,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对贫困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立下军令状,群众不脱贫就不得离开原岗位,直到完成脱贫任务。(7月24日 新华社)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期间完成中国约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的重任,这一目标艰巨宏大、任重而道远。但是,藏富于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直都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路径。

  然而,在扶贫工作中,一些贫困县党政领导视贫困如“利益蛋糕”,为了完成政绩,千方百计抢夺贫困“帽子”,争得“头破血流”;有的贫困地区领导干部调整过于频繁,上任之后大多“走马观花”,把自己当作“匆匆过客”,扶贫项目“另起炉灶”,不接地气、不做长远规划,钱投出去“一了百了”;有的意识落后,思路闭塞,缺乏责任心,人在心不在,“见异思迁”,扶贫招数不多,办法不灵;有的人心生隔膜,对困难群体漠不关心,把扶贫仅当成“例行公事”,到贫困户家中访问“板凳”都没坐热,就要走人。凡此,都是扶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干部如此“冷漠”,不仅让群众伤心流泪,更严重影响党委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有人说:“贫穷其实不可怕,对贫穷的冷眼和麻木才可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推动问题解决的导向。《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曾提出,“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此次,“对贫困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立下军令状,群众不脱贫就不得离开原岗位,直到完成脱贫任务”的“超常举措”是对脱贫军令状再加码、再深入,体现了党中央坚定的扶贫决心,为贫困地区留住非常之人,干非凡之事,确保扶贫成果扎扎实实。我们知道,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工作,需要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倘若领导班子不稳定,隔三岔五地换带头人,不仅领导坐不住、静不下,群众心里也不会踏实,扶贫工作也恐怕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更不利于脱贫攻坚的战略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有一句名言:“十年磨一剑,不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后,泰山不敢挡。”党员领导干部尤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攻城拔寨的“急先锋”,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拎着“乌纱帽”为民办事,要沉得下来,静得下去,时刻把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中,践行在行动上,横下一条心,拧成一根绳,形成一股劲,下大力气、下大决心,耐得住性子、稳得住心神,时刻把人民安危、冷暖和贫脱贫致富挂在心上,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锲而不舍、真抓实干,驰而不息地抓下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脱靶、不掉链,兑现“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不脱贫不换人”是一种气势,一种倒逼,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坚信,有中央部署和全党全社会的愚公移山之志,定能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让一个地区掉队、不让一个人落下,同圆小康梦想。(云南省红河州委组织部 郑端端)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