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命运共同体正谱写新的篇章。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厄瓜多尔、秘鲁、智利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从2013年初夏,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到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首次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从2015年新年伊始,中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再到此次拉美之行。3年多来,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友谊与合作没有被大平洋所阻隔,尽管寰宇之中横向各居东西半球,纵向分立南北半球,相隔海角天涯,但是汩汩暖流从遥远的长江黄河流淌到阿空加瓜山,流淌到潘帕斯草原,流淌到巴西高原,流淌到马拉开波湖,一直流淌到加勒比海,诚如“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志同道合,让天堑变通途。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于拉美诸国而言,中国无疑是“最有爱的伙伴”,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几十年来,政治、经贸、人文关系等以及多边合作不断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中国发表对拉美政策文件奏响了中拉关系新篇章的前奏曲,从政党到民间,从议会到军队,从文化到体育,中拉关系日趋热络。而从大家最关注的经贸关系看更是可以收获深刻感受。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拉贸易额达2365亿美元,近10年来增长20多倍。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而拉美,也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格力空调、吉利汽车畅销拉美市场;智利圣何塞铜矿的“奇迹”营救,关键设备重型履带式起重机来自中国企业;卫星、飞机、公共安全和应急平台等到处透着中国制造的影子;智利红酒、秘鲁鱼油、蓝山咖啡、古巴雪茄阿根廷红虾等各色拉美物产也逐渐“飞入寻常中国百姓家”。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细看拉美,一如华夏文明在长江黄河间诞生,在太平洋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成长,这里有辽阔的太平洋、大西洋海岸,有宏伟的安第斯山脉,还有茂盛的亚马孙雨林,这一切孕育了独特的印第安文化,古玛雅文明、古印加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相似的文明发展,带来了深厚的情缘。虽然相距遥远,但中国和拉美友好源远流长。早在几个世纪前,中拉贸易使者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成为联系东西两个半球的重要贸易通道。
回顾近代史,中国和拉美都有沦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的共同境遇,被压迫、被奴役的遭遇让我们谱写了反抗外来侵略、英勇捍卫独立主权的壮歌。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更是高度重视发展和拉美国家的关系,在拉美各国播下友谊的种子,结下了深厚情谊。中国和拉美国家一起,为建立和发展中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而携手奋进。正是这数十年的努力,迎来了如今中拉命运共同体。
知者善谋,不如当时。
毋庸讳言,如今的世界经济复苏脆弱,英国脱欧和难民潮让欧洲波澜不断,地区冲突不歇,各种地缘政治影响着经济的复苏。当此之时,经济增长迫切需要一针强心剂,而“1+3+6”中拉务实合作新框架被寄予厚望,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实现各自发展战略对接,以贸易、投资、金融“三大引擎”推动中拉互利合作深入发展,进一步激活提振世界经济。我们也可以预见,随着中国与巴西、秘鲁的“两洋铁路”、与阿根廷的水电站和货运铁路等大项目稳步推进,中国技术帮助拉美国家培育本土化产业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拉美地区带来稳定发展,给众多第三世界国家一个典范模板,则全球经济复苏指日可期。
时光如水,岁月依旧。历史的齿轮默默转动,全球一体化是时代的主旋律,这是远隔重洋的中国与拉美诸国命运与共的新时期,也是寰宇间诸民族共筑世界梦的新时代!(蒋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