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不少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发微信朋友圈,祝福高考考生,回顾曾经的高考岁月。十年前,我们也曾坐在高考考场;十年后,除了少数读博士的同学今年毕业以外,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参加工作,不少同学都已经成家立业,“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也不在少数。2006到2016年,哪些已经改变,哪些未曾改变?
高考作为当下社会阶层纵向社会流动的重要渠道,是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大希望;这一点,在许多农家子弟身上得到了淋淋尽职的体现。笔者本科宿舍共有四个人,其中三人来自中西部农村,一人来自东北地区小城镇;十年过去,四位室友有三位在高校工作,一位在中学当老师,都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自愿报考也好,被调剂也罢,社会学这个冷门的专业,曾让我们有过困惑、有过抱怨。只不过,伴随着社会认同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一些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却在不断上演着“逆袭”。尽管没有从事和专业对口的工作,我却依然感谢社会学这个专业——它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解读方式,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
本科毕业之后,同学们各奔东西;为了更好地生活,同学们努力地打拼着,用不同的方式书写“奋斗的青春”。不论是选择在北上广拼搏,还是回到家乡就业,抑或到中西部地区去寻找“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年轻人实现人生突破难免要经历一个曲折、艰辛的过程,需要在“平凡的世界”里脚踏实地。
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并不突出;高考只是社会流动的一种渠道,并非全部。高考的优胜者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立竿见影地改变命运,而是通过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让他们有了更多向上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最近,笔者拜读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1977级校友纪念性文集《我的1977》。在时代大变革进程中,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各行各业中书写出了既平凡又壮美的人生画卷,高考彻底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尽管书中所涉及的年代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有些陌生,但人生的奋斗、梦想的追求,在不同的时代都是相似的;尽管社会在飞速变迁,这样的价值追求,依然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高考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深刻地影响了许多家庭的日常生活。尽管高考还存在着一些短板与不足,但它依然是万千学子改变命运的希望所在。在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当下,高考需要更多的改革与创新;让高考更加科学和公平,有助于拨亮教育这盏希望之灯,促进社会流动,增强社会活力。(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