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英雄人物不应成为“泥菩萨”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

发稿时间:2018-06-26 09:2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5月3日,郑德荣教授永远离我们而去,留给世人的是他从未更改的初心与坚定信仰的决心,以及那一篇篇帮助中国共产党破除万难、改立天地的红色理论文献。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当廖俊波、黄大年、钟扬等一大批英雄人物离我们而去,他们的精神尚在我们心底嗡嗡作响时,郑德荣教授又走了。郑教授离开了,但他的成就,将永远辉映党和国家的发展,永远是党和国家的财富。

  信仰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宗教信仰,而是选择并坚持自己内心的理想信念,愿意用一生去维护、去努力的精神力量。共产主义信仰就是这样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指引并支撑着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建设新中国、为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奉献光与热,最终舍身成仁。

  精神是不以肉体的消亡而消亡的。共产党人的精神与人民同在,这种精神是实实在在来源于群众、来源于实际的,这种精神的力量也绝非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经过历史见证的,让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的旧社会走向富强的现实力量。

  先驱者的精神弥足珍贵,应当被后人永远铭记。铭记精神,不是教条的记着先进人物的过往,不是简单地背诵英雄的事迹。他们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留下精神财富,绝不是让我们当做经文一样“供起来”,而是让我们在工作当中“用起来”。英雄人物从来不是端坐庙里的“泥菩萨”,而是服务人民的“活菩萨”,只有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于后世、应用于当下,才能无愧他们的努力与期望。

  担当使命,吃苦不怕我当先。英雄人物从来都是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他们的一生始终有着古代“士”的精神,始终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的理想从来都是“家国天下”在前,自身利益在后。从建党初期,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筑梦中国,每一个成功都离不开这样一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的努力,都离不开这样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支撑。这些人,这些精神绝不是隐约在烟雾中的,而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感受得到的。

  为国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英雄们都有着悲天悯人、舍己为人的侠义心肠。《倚天屠龙记》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从哪里起步,而在于他从哪里止步。《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为至善?为中华民族某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是共产党人心中的“至善”,他们的“初心”与“所止”都在这个“至善”上,不在乎是否有人诚信膜拜与感激,一心所想,只有“为国为民”四个字而已。

  心怀梦想,临别犹愿冀后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朝夕可以成功的,必须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做下去。每一位英雄、每一位战士,都怀揣着复兴中华的梦想,即便在即将离去之时,还不忘嘱托后人。郑德荣教授在病床上几乎不能说话的时候,还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教育学生,闻之怎能不让人动容?这些英雄从来不是“出世”的,他们永远都是“入世”的,把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改造的、建设得越来越好是他们的终身夙愿。我们必须将先辈们的愿望与精神扛在肩上、融进心上,踩着他们的足迹,去完成他们没有走完的征程。

  求人不如求己,寄希望于任何虚无的“泥菩萨”都是不切实际的。自强自立才是兴盛之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本。英雄们用血泪为笔记下的民族精神,必须成为后人奋勇前行的指路明灯与精神食粮,才能不负国家不负党,才能让英雄们生有所许、逝有所安。(张雪峰)

责任编辑:武亚姮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