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私挖教师”教育竞争不能沦为资本竞赛

发稿时间:2017-09-13 11:1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日前,江西省教育厅正在就南昌部分民办学校涉嫌“私挖”临川一中骨干教师一事进行调查。一项材料反映称,南昌部分民办学校2016年私挖临川一中13名骨干教师。今年又以“一次性安家费50—100万元,年薪30—50万,聘用合同签订至退休”等条件,多批次私挖临川一中十多名长期任教的骨干教师。(9月12日 澎湃新闻)

  民办学校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存在着公信力不足的短板,“私挖教师”便成为一种生存策略。这边厢,民办学校亟需优秀师资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那边厢,在一个注重利益变现的时代里,优秀教师可以在民办学校得到更优厚的回报和激励。民办学校和一些教师实现了利益合谋,让“私挖教师”乱花渐欲迷人眼。

  伴随着市场化和商品化进程,经济因素越来越多地嵌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其他人一样,教师也有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的利益诉求。民办学校能够比公办学校开出更诱人的条件,难免会吸引一些教师的“人往高处走” 。教师的人才流动并没有“原罪”,无节制的“私挖教师”,却难免会损伤教育生态。

  作为一种背离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的失范行为,一些公办教师的“说走就走”,不仅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业,也会加剧公办学校的办学成本。一些公办教师之所以能够“想走就走”,根源于他们找到了能够“兜底”的下家——为了能够顺利“私挖教师”,这些民办学校不仅为这些老师提供了丰厚的待遇,也会为他们支付违约金,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而“私挖教师”的成本,不可避免会转嫁到学生和家长身上。

  和优秀医生一样,优秀教师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的;一些公办学校在培养优秀师资上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让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乃至“顶梁柱”;民办学校“捞现成”带给公办学校的不仅是人才流失带来的师资不足、缺乏拔尖人才和后备力量,也会带来“留不住人”的失落感和挫败感,甚至会影响其他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教育竞争如果完全沦为财富和资本的竞争,均衡教育资源就会沦为一纸空文。发达地区和有钱的民办学校有实力去玩“烧钱游戏”,偏远落后地区和缺乏资源的公办学校又靠什么去拨亮教育这盏希望之灯?教师的无序流动,尽管让民办学校和一些教师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却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的失衡。

  给“私挖教师”戴上“紧箍咒”,并非限制教师进行有序的人才流动,而是要避免他们“说走就走”。当教育竞争沦为一种财富的竞赛,“私挖教师”何尝不是一种资本的狂欢?当民办学校“贵不可攀”、公办学校优秀老师流失严重,教育这盏希望之灯必然会深受影响。(杨朝清)

责任编辑:姚春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