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精准认定贫困生为何会成为一个难题

发稿时间:2017-08-31 09:2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陕西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办法出炉。该办法规定,学生有在校外租房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等行为,不能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此外,评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8月30日《西安晚报》)

  近年来,各地及高校有关于贫困生认定的办法、标准,确实是五花八门。一方面,这说明,到底如何认定贫困生,日益成为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并引发了认定者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应对,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各种办法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时常引发争议,给人的印象是,如何认定贫困生,成为了一件棘手之事。

  客观说,像这次的规定提出在外租房,经常去网吧的学生,不能认定为贫困生,就出发点和技术层面而言,未尝没有一定道理。只是,如此具体而微的限制条件,稍具备常识的人,都知道存在问题。比如,不能经常去网吧,那么自己购买笔记本电脑,算吗?因为学习需要,又买不起电脑,也不能去网吧?而过去就有高校要求购买笔记本电脑的学生不能被认定。按照这个逻辑,经常上网就不能被认定为贫困生,显然有违常识。

  贫困生帮扶,本来是高校和相关部门的一项人文关怀政策,但如何落地,更为考验这份人文关怀的诚意与智慧。一刀切的细化标准,虽说可以体现认定的严格,但由此带来的“误伤”,以及可能对学生的尊严和心理造成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所以,如何评定,首先考验的是,高校以及政策制定者到底如何看待贫困生的尊严问题。像中科大那样的“隐性资助”,显然就起到了在认定精确度与尊严照顾上的平衡。而实现这种平衡的关键,在于评定者是否愿意为学生的尊严付出更多。

  事实上,如今既有学生的家庭信息档案,又有食堂饭卡的消费记录,按理说,只要评定方多一点心思,多运用“技术”的力量,做到“帮扶润无声”其实没那么难。当然,具体方法仍是技术层面的事。对于贫困生的认定,还与相关方面到底如何看待贫困生的权利有关。比如,获得帮扶的贫困生到底有没有权利自由消费,合理的边界又在哪?这里的关键在于,要在正常的语境下来看待消费标准。比如,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买电脑,已经成了必要消费,这个时候还将之视为是不应该的“奢侈”消费,显然就多有不当;再比如,在外住宿,如果个别贫困生确有特殊需要,是否就一定视为是高消费?这些都有待讨论。

  到底如何看待受帮扶者的权利问题,不仅是高校中的贫困生认定,在更广阔领域的贫困户、低保户认定中,也同样重要。首先,帮扶方当抛弃那种用俯视的眼光去看待“贫困”标准与贫困生权利的扶贫方法,而是应该置于人的正常需要和生活环境中去打量,仅凭借某项标准就进行认定,不仅粗暴,也可能失准。应该看到,帮扶不能构成对贫困者的一种限制,不能将扶贫当作为一种“绑架”和“交换”,相反应是给他们更多的“自由”,获得尊严与物质的双重提升。

  所以,贫困生认定在今天屡屡成为一个问题,还是在考验我们,在扶贫上到底如何平衡好尊严与效率的关系,又如何看待贫困者的权利。不少高校都要求,评定过程中评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但就现实而言,已然还不够。扶贫的标准提高了,扶贫的理念更需进步,没有理念的进化,“精准扶贫”自会成为一件难事。(朱昌俊)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