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沐浴着培育、践行和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彰显文明建设成果的春风,来了。来到了13.7亿中国人民的心里,来到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铿锵落地,决胜全面小康向前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关键之年——2017。雷锋的名字、雷锋精神再一次唱响在神州大地,“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化成人们响应行动。
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深入人心,震撼大地,3月5日便被确定为学雷锋纪念日。半个多世纪过去,可谓沧桑巨变,人们的生存、发展观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坚持改革创新、协调发展、务实奋进、谋求福祉、逐梦兴邦的中国,今非昔比。尽管出现了千变万化,越变越好的局面,但不曾改变的是雷锋依然活在人民心中,雷锋精神依然激励人民向善向好向上,学习雷锋好榜样依然在祖国各地开花结果。
雷锋,是优秀人民子弟兵的杰出代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硬实践者,是坚持常年做好人好事、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高尚志愿者,更是不改初心忠诚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光辉诚信者,其言行举止、一招一式,都折射出中华民族向善向好向上的可贵精神。而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精神和实干作风,至今也不落后。特别是在决胜全面小康年代,铸就振兴中华中国梦,需要像雷锋那样振作、前行,雷锋精神不可丢。我们之所以强调培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从三个层面提出关键词,即: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分解成三部分要求。一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就是中国需要建成什么样的国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8个字,可以阐明。二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就是中国的社会需要朝着什么方向去努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8个字,可以说清。三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就是中国的民众需要按照啥规范去做人做事成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可以明晰。
三个层面,各有侧重点,构成了当代中国人民精神支柱。毫无疑问,这三个层面是一个整体,彼此渗透,相互影响,不可对立和分离。其相辅相成关系,透彻着家与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文明程度。说到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引领、导向、教育、塑造、鼓舞的巨大作用。事实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振兴崛起离不开特有的精神支柱,离不开特有的文明建设。因此而言,我们持续纪念雷锋,持续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完全是为了提高整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
中共中央宣传部近日命名第三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并强调要大力培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使学雷锋活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细落小落实的有效途径。同时,强调广泛学习借鉴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的先进经验,深入学习宣传学雷锋标兵的先进事迹,以争创一流业绩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从这个文明建设高度看,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更是学雷锋接力日。
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接见部分基层代表时,曾对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出了新时期“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新号召,坚定了全民学雷锋、学雷锋精神信念,雷锋和雷锋精神永存。(薛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