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保证金”是教学伤害而非创新

发稿时间:2017-02-20 10:5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月17日下午,有网友在网上发微博称,其妹妹在成都市金堂县福兴中学读初一,这学期刚开学时,班主任就要求班上同学每人交100到200元保证金,“保证学习不下降,如果犯错或者下降就扣钱,一般交100,不好管的交200元。”该班班主任肖老师证实了此事,但表示主学生主动提出交纳,且征得了家长同意。金堂县教育局回应称,目前,班主任已经将收取的2660元全部退还给学生,教育部门将进一步对这名老师进行调查,并将严格处理此事。(2月19日《成都商报》)

  通过罚款来规范个体的行为的现象,在成人世界里很常见,很多法律、法规中都有“并处罚金”若干元的规定,驾驶过车辆的人更是对针对交通违法的罚款不会感到陌生。在成人的世界里,罚款之所以会发挥影响人们行为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钱是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赚来的,一定数额的罚款会对他们造成“切肤之痛”,从而产生一定的警示和威慑作用,达到矫正和规范其行为的目的。

  不过,成人世界里,罚款并不是总能发挥预期的作用。比如,当违法当事人财富来得太容易或是不劳而获的“富二代”时,对普通人来说很高的罚款则未必能让其思想受到触动。也正因如此,罚款通常只是作为辅助手段使用,拘留、拘役、有期徒刑等限制自由的方式才是针对那些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惩罚手段。

  从罚款在成人世界发挥作用的方式,很容易推断出罚款在未成年人的世界不可行的结论来——只有赚钱的时候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人,罚款作为惩罚手段时才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未成年人自己通常并不赚钱,除了少数家境非常困难且懂事较早的孩子外,罚款很难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什么触动。

  教育是个与良心密切相关的工作,捧着同样的饭碗,领着同样的工资,有的老师会得过且过,有的老师则会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法。从出发点上来看,这位班主任并非像一些网友说的那样是为“敛财”,而很可能确实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自觉规划行为,提高学习成绩”。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结果与出发点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问题,如果从出发点到结果的路径和方法不对,好的出发点并不必然能够导致好的结果。

  无论学生们上交的“保证金”来自压岁钱还是父母,无论将来真的从中扣罚还是只是吓唬吓唬,因为很难产生“切肤之痛”,这都无助于对学生们的行为产生太大影响。倒是根据平时表现不同交纳不同金额的区别对待,由于形成了事实上的对学生按“好”、“坏”进行分级,有可能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教育上的用心值得赞扬,管理上的创新值得鼓励,但创新的方向必须得到规范和引导。任何教学或管理方式上的创新,都必须既合理、合法,又合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而且,任何创新在付诸实践之前,都必须经过科学而严谨的论证,而不是某位老师想怎么做便怎么做。这一事件也说明,在鼓励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法律法规、教育心理等领域专业知识的培训,避免类似的“雷人”事件频频发生。(张楠之)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