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共有201万人报名参加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这一数字较上年增加24万,增幅超过13%,创下历史新高。考研报名人数增幅较大,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成一大原因。一项调查显示,35%的被调查者选择“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就业竞争力”。(12月25日 中国新闻网)
考研作为一种向上的社会流动渠道,承载着人们厚重的价值期待。一方面,通过考研,考生们可以实现地理上的迁徙,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另一方面,通过考研,考生们可以在等级化的金字塔中占据更高的位置,从而在就业市场中更有竞争力。“考研人数创新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背后的“沉没的声音”值得打捞。
教育分层尽管不能决定社会分层,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就业质量。一些在高考中遭遇“滑铁卢”的人们,为了实现人生突破,将考研作为改变命运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路径。在利益固化、阶层关系板结的当下,通过考研来寻找一种人生突破的可能性,成为许多学子们的教育梦想。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许多用人单位的门槛也逐渐水涨船高。以中小学教师为例,珠三角地区的很多学校青睐研究生,导致一些优秀本科生难以逾越学历界限;一些想从事教师行业的本科生,不得不参与到考研行列中去。 实际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一些本科毕业的免费师范生,在教学能力上并不比非“科班出身”的研究生差。
这是一种尬尴的现实,这是一种纠结的处境,这也是一种激烈的竞争。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学历也好,学校的办学层次也罢,都成为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指标。不管是否适合读研,许多人都趋之若鹜地参与考研;“考研人数创新高”,高等教育质量却又没有及时跟上;供求关系的改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导致研究生的含金量降低——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却又欲罢不能。
澳大利亚的大学为学生颁发两个证书,一个是学位证书,一个是能力证书。学生拿到两个证书去就业,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能力证书,因为能力证书是这个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一种过程性评价,学位证书更多的是一种结论性的评价。学位证书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应试能力的体现,能力证书更多的是一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体现。如果能够改变“唯学历论”的评价标准,跟风、从众考研的人数就会降低。
“考研人数创新高”让人欢喜让人忧,渴望向上社会流动固然是一种奋斗的动力,考研却不能盲目。那种“为了学历读研”的做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认同的走偏。只有激发社会活力,让纵向社会流动的渠道更加多元、更加畅通,被动考研的人们才会越来越少。(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