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更该反思“召回哥”被疑“诈骗哥”

发稿时间:2016-09-19 11:0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4年,在江苏读大二的钱志文通过微信网店卖出了58个热水袋,今年8月份,他看新闻获悉,自己当时售出的热水袋属于国家禁止销售的电极式电热水袋,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之后,他开始主动联系买家一一退款召回。目前,钱志文已收回30来个实物,召回退款过程花费约5万元,而当时卖热水袋所赚仅1000多元。(9月18日《成都商报》)

  拿当初经营利润与现在召回成本一对比,江苏这位“召回哥”明显是亏大了。但是,也有网友换了角度表示异议:多地媒体在帮助其召回问题产品后的纷纷报道,花上这区区5万元的宣传或说“炒作”费用,其实应是大大地赚了。是赚是亏自然仁智各见,而透过此事,我想人们或许更该去反思,“召回哥”为何屡被当成了“诈骗哥”?

  就算如某些声音所言,“召回哥”这番高大上的退款行动或显“用意不纯”,但亲身经历召回过程的钱志文,也有他“好事多磨”的感受与感慨:起初,他按着订单上留下的电话号码,给每一个买家发去短信,说明自己的用意,但回复者寥寥无几;接着,又给买家打去电话,但还是因被怀疑是诈骗而屡遭失败。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采取被疑“炒作”的做法,约上好友奔赴各地,逐一上门退款召回。

  上门退款就退吧,为何常要找媒体?对于这样的不解之辞,“召回哥”的多次遭遇已表明,即使路途迢迢赶到了买家所在的城市,人家同样也会由于不信任和怕受骗,要么挂了电话,要么不想见面。而且,比起求援当地有些单位时的疑惑多多,干脆爱理不理,媒体记者的跟随作证,似乎也确实让许多买家放下心来,进而相信自己真是遇到了“传说中的”诚信卖家。

  应该说,按着“召回哥”杜绝后患的处理思路,他在售出问题商品两年后,不惜花费并鞍马劳顿,除了前往离他较近的江苏和上海外,还远赴北京、吉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上门退款,自有他认为必要的慎重考虑:一要召回原来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备下步向厂家索赔;二要与已经找不到所购产品的买家签订免责协议,以后才能高枕无忧。所以,尽管有人质疑其“小题大做”或存某种目的,但我还是相信,“召回哥”真的是按自己为人处事的标准与良心,宁可做出这么麻烦和“高调”的举动。

  有了上面的思索,也就不难明白“召回哥”的真实用意: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网店店主,他只是一件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客户手上这个过程中的一环,而他现在“得不偿失”甚至颇显“偏执”地去召回问题产品,只为了严格守住自己这一环上的责任和信誉。换言之,现实语境下的方方面面,只要都能“珍惜羽毛”,牢牢把握诚信链条中的“各自一环”,消费者收到或听闻了“退款召回”的信息,又岂会像现今这般地疑神疑鬼,甚至往往为免上当而宁可信其无。

  可见,与其争议有人是否想“以小博大”地获取另类“炒作”,倒不如多去反思“召回哥”何以屡被当成“诈骗哥”的尴尬现实。诚信守信的良好风气,确凿也是一种“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期待着,全社会能尽快形成一种看到隐忧、出了问题,都会自觉主动积极“校正”的反应机制,而不是像“召回哥”那样总被当成“怪事”来疑上一阵、防上好久。(司马童)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