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内外兼修才能使网约自行车不“掉链子”

发稿时间:2016-09-19 09:5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一种网约自行车在北京和上海街头逐渐流行起来,可随时随地还车的特点一下子赢得了很多用户的“芳心”。有专家分析指出,从经营模式和绿色出行的角度上考虑,这种网约自行车可以持续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乱停乱放、易遭人为破坏等一些问题。(9月18日 中国新闻网)

  和很多城市的公共租赁自行车相比,包括摩拜单车在内的网约自行车,其“互联网+”气息强烈。不用停车桩,不用办卡,一个手机APP软件就能搞定一辆网约自行车来代步,靠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开锁。这种类似于网约车的出行模式,是城市资源和互联网精神融合的共享产物。投放市场以来,受到了大量年轻用户的追捧。

  但,新鲜的网约自行车能够短时间内积累人气,却也可能成为市场检验的“小白鼠”。目前来看,网约自行车作为北京、上海的地铁转乘出行工具的比例较高,这也是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需求迫切的关键。但除此之外,网约自行车并没有像杭州等城市的公共租赁自行车一样,能够充分发挥休闲、娱乐的绿色优势。

  网约自行车更趋于实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选择。网约自行车采用的是实心轮胎,在保证自行车不会轻易爆胎的同时,增加了自身重量,并让减震性能降低。此外,抛却了自行车传统的链子传动,而使用轴转动,又是让人费力不少。网约自行车在耐用方面做出了巨大割舍,但就城市文明程度堪忧的现状来看,即便是网约自行车几乎是“金刚不坏”,也会被一些素质不高之人捣腾的遍体鳞伤。

  人为的损耗,是网约自行车的生存瓶颈。“水能载舟”的城市文明软实力可以推动诸多产业的良性发展。但在现实层面,这种可以兑现的“红利”,网约自行车似乎是等不起。而就网约自行车的发展轨迹来看,到目前也没有走出上海、北京两座城市。在硬件配套上,这两座城市具备若干个政府划定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并制定了相关完善的停车规则。但其他城市对于自行车的管理程度似乎是滞后了。毕竟,日益膨胀的机动车管理就已经让人头疼。至于要腾出手来管理网约自行车这个潜在的蓝海领域,还是等它长大了再说吧。

  群众期盼看上去很美的网约自行车别骑着骑着就“掉链子”,并走进更多的城市。要落实这种愿景,还需要内外兼修。除了网约自行车做到舒适、便捷的功能自我完善之外,还需要城市管理要腾出部分资源,并落实相关的政策。否则车权、路权都没个说法,又如何深入人心?(谢伟锋)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