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来自全国的1937位大学生中发起投票。在受访的大学生中,55.06%的大学生表示暑假基本“‘宅’在家刷手机度过”,67.19%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有手机依赖症,其中认为自己“重度依赖,手机就像身体的一部分”的大学生占9.46%。31.9%的学生表示在暑假中,自己对手机的依赖加重。在暑假满意度问题上,36.22%的受访大学生对自己的暑假生活表示“满意”。而对暑假生活“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包括“自制力差,有惰性”“计划落空”“没有明确规划”。(中国青年报8月24日)
近年来国内大学生“刷手机度暑假”的颓废式假期,已经成为一种群体性现象。类似的报告早已有之,今年8月初,某大学生消费分期服务平台发布了全国首份大学生暑期“宅”情调研报告,结果显示,超过56%的大学生的假期都在无所事事或没有清晰的规划中度过,多依靠网络、手机等打发时间。在对大学生群体开展调查时,一些大学生还不无自豪地详细披露了自己在暑假期间一天的“生活安排”:“我什么也没做,基本上每天要么躺床上,要么沙发上‘葛优躺’,基本没出过门。”“八、九点起床,微信朋友圈刷到底,回复留言,再刷微博看看搞笑段子,磨叽磨叽到11:00左右,开始叫外卖,12:30左右吃午饭,然后接着躺床上开始看视频,一下午又打发过去了。晚上呢,再跟同学朋友们语音或视频聊天,吐吐槽,听听音乐,又要睡觉了。”如此“度假”,让人看到了时下大学生群体带有整体性特征的“度假方式”,让人心堵,也让人充满焦虑。
大学生是新时代的宠儿,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更代表了最先进的社会发展方向和国家未来,一群群在假期天天“刷微信”、“瞄回复”、懒到“不下床”的大学生们,如果能肩负起中国的未来,是打死我也不相信的。大学生群体或是一个年代人群的符号,这一“符号”绝不应该是这样子的,也绝不应该成为此类“宅式假期”的主体。对于大学生而言,虽然青春依然漫长,但青春却宝贵无比,他们中的每一个个体或每一个群体,应该成为珍惜青春时光的青年人,也应该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和对民族未来有责任的人群。他们这样一群年轻人,应该利用宝贵的假期,多些实践活动,多些素质和才干的增长,最起码应该做到尽可能的充实自己、走出家门去开阔视野。然而,一个“群体性的”暑假“刷手机度日”的背后,无法让人找到大学生群体蓬勃向上的青春味道,更难言多些青年人对未来的担当。
我想,这类引人关注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带有时代负面特征的群体性现象,背后却是群体性的“无意识”、“无感觉”或感官麻木。这样的带有群体性特征的“暑假”,的的确确在大量的荒废青春年华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教育的、个体人生价值观的严重缺失。首先是教育,笔者并不想过度评价国内应试式教育的弊端与否,但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却是值得警醒和改进的。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们面临“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学生们的暑假是怎样度过的?这个培训班、哪个补习班,他们和家长们恨不得将假期“掰开两半花”。然而,到了大学后呢?严进宽出的实质,考核考试相对的“过于轻松”,“过关”就好的“糊弄”、毕业论文的“形式”,对于假期学生的“无规划”、“无安排”和“无考核”,实际上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让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在“暑假放羊”。那么,这不是教育的原因又是什么?看到一些对西方优秀大学的报道,知道他们的大学生在暑假依然执着于图书馆,依然天天奔忙在社会实践的途中,就知道大学的“缺陷”。这难道不该警醒和解决呢?
其次,大学生暑假“放任自流”、以手机为乐的背后,也严重存在大学生群体整体上自律意识缺乏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已经成年,不应该是无所作为、无所约束的孩童,一个个大学生完全“颓废”到手机中,玩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不排除有些人是选择的学习提高,从调查看不是主流),他们是对自己和对人生的真正负责吗?自我警醒不够,对负面东西抵抗力不强,这本身也是现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该成熟的时代不成熟”、“该有自我判断和自我约束”之时,仍在随波逐流,这也不应该是新一代大学生应有的吧?如此多的大学生,如此“颓废的青春”,如此多的人“干一样的令人心厌的活动”,这是一代人的“病”;如此多的大学生,长期“宅”在家里大门不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模糊,未来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基本是“零”。这本身也说明多年来的教育引导,多年来对大学生或学生群体健康意识和健康思维的塑造培育严重不足。
某一名学生的个体问题,是一个群体中的“小浪花”,算个别问题,然而,如果一种不被公众接纳、被社会共识的批评的一种现象,成为整体或很大一部分都具有的话,这绝不是一件小事。我们的社会整体上应该反思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整体上的“惰性”,是社会外部原因?还是群体性的“习惯”?亦或我们的教育对于学生从小到大的引导出了问题?更或是理想信仰的缺失,以及教育体制机制的原因?(毕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