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过大年,老少欢,一直乐到正月半”,送走了元宵节,欢乐的猴年春节渐行渐远,2016年春运也临近尾声。因为有了“和谐号”的强力助阵,众多游子一扫以往“人在囧途”的悲催,动动手指就能购票,千山万水半日可达,人们出行的脚步越来越轻松,心情也越来越舒畅。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消息,截至21日(正月十四),2016年全国铁路春运发送旅客2.19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发送旅客1.04亿人次,占全部旅客发送量的47.5%,运输安全平稳有序。(2月22日新华网)
曾几何时,谈起春运,真是让人头痛不已,最先浮现在脑海的肯定少不了这些场景:站前广场黑压压的汹涌人潮,车站大厅里一眼望不到头的购票长龙,绿皮车上嘈杂拥挤的旅客,车厢里弥漫的劣质烟草、方便面和各种稀奇古怪的难闻味道,买票难,乘车难,喝水难,上厕所难……“画面太美”,不忍卒视。
进入新世纪,春运的“气质”悄悄起了变化。不断延伸的路网不但扩展了铁路运输版图,也让高铁成网效应日益凸显,更为最终破解“一票难求”的困局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从灰头土脸的闷罐子车,到窗明几净的绿皮车,曾经让我们的父辈真切的感受到了时代的进步,而当设施完备的空调车进化到陆地飞驰的“动车组”,则让中国人一夜之间跑出了世界级的速度。实名制、12306网上购票、“红眼高铁”、“外来工高铁返乡专列”……便民利民的服务举措一个接一个,不仅让人们看到了铁路全面走向市场的决心和能力,也让春运之路更加安全、方便、温馨。
路好走了,腰包鼓了,假期长了,人们的过节习俗也发生了转变,守在家里看“春晚”早就OUT了,趁着春节去度假旅行才是时尚,广州人坐着高铁去哈尔滨看冰灯,东北人趁着春节长假去三亚泡海澡,方便快捷、说走就走的高铁出行,让“快旅慢游”的梦想照进了现实,也迅速拉动着高铁沿线的旅游消费产业的升级换代。
当然,今天的春运离“完美气质”还有不小的距离。匪夷所思的验证码,价格不菲的快餐盒饭,还有出乎意料的列车晚点,依然会引发网友们一波又一波的“欢乐吐槽”。但我想“铁老大”也不必为这些嗔怪、责难感到郁闷和委屈,如果没有铁路建设的巨大进步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怎么能让大伙儿的关注点从“走的了”聚焦到“走的好”?中国铁路的气质越出众,越会有人愿意评头品足。只要真切关注旅客呼声,正视自身差距,继续补齐短板,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为铁路加油,为春运点赞!(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