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2010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官方证实了这一消息。日本第二季度的GDP总值为1.28万亿美元,中国第二季度的GDP为1.33万亿美元。“我们更要关心人均GDP的数据,总体而言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对于这则广泛报道的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昨天表示。(《京华时报》8月18日)
这次,我们终于不再陶醉于GDP“全球老二”的“自豪感”中了,相反,看到了危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我们更要关心人均GDP的数据,总体而言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GDP“全球老二”下的“人均”GDP处于在全球排在第105位左右,击中了当下社会的软肋——国民福利的增长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也正因为如此,GDP“全球老二”的背后充满了民意纠结——对GDP“爱恨交加”。
之所以“重人均”GDP,在于应GDP只是一个描述经济增长情况的统计概念。社会应当非常关注它却也不能看得太重,更不能只看其增长速度,而是要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美国学者詹姆斯?托宾和威廉?诺德豪斯在1972年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第一次试图打破GDP情结,将GDP分成好的及坏的,好的减掉,坏的才是社会净经济福利,如扣掉都市污染、交通堵塞等产生的社会成本,加进休闲、家政、社会义工等传统上被忽略的一类经济活动。
必须看到,作为标志社会财富增加的GDP中还有一些消极的内涵。如由于违章建设造成楼房倒塌,发生大量人员伤亡的恶性灾难、矿难事故之后,抢救人员的劳动、医务人员的治疗、殡仪馆的火化等,都会拉动服务业、建筑业和工业的增长,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都表现为GDP的增长,而这种增长难道不是灾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