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网络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会产生着较强的影响。
一方面,大学生通过门户网站、手机报等形式了解国际局势、国家大事和时事新闻,时刻关注祖国的发展,通过多种渠道认识到祖国的发展壮大与辉煌成就,这有助于大学生对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持更加坚定的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很好的塑造作用;另一方面,在社会多样化发展和信息网络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承载的信息可谓是错综复杂,大量正确的、中性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交织在一起,让人们一时难辨真假,使得各种社会意识形态能够广泛地传播,这极易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趋向淡化,削弱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面对瞬间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新媒体环境使大学生思想遭受到各种观点的冲击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进行变革和创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认识,辩证对待和运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更加精细化,这既是应对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解决当前高校各类思政教育工作难题的必经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着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平面化传播、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由此给大学生思想政治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一方面,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依靠师生面对面形式传播的限制,使教育信息借助新媒体实现了跨地域无误差传播,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另一方面,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借助新媒体,师生间可以实现实时交流和沟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为提高。
在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其教育手段主要为课堂教学,并辅之以主题班会、团组织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而新媒体环境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工作方式的不足,并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向每一个学生传播教育信息,使以往平面化、单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发展。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多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内容的强制性灌输,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抵触和反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而新媒体环境中,人人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信息以平等化的形式传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传统的思政教育,学生的到课率往往与授课老师有着最直接和紧密的关系,同时,面对面的交流也影响一部分大学生不愿敞开心扉,这就成为思政教育的阻碍,而新媒体正好弥补了这种缺陷,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平等性,使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客体双方的信任度明显增加。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一些隐性的平时不容易在课堂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和重点矛盾就容易在网络等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脱颖而出”,这更利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扫清了障碍。(于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