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刷到一张城管执法的背影。看到汗水浸湿执法者整个后背,内心有点小小的感慨,转手发在自己的圈内。有本地的朋友在图片下评论:“汗水换来昆山干净、有序、文明。”也有外市的朋友留下话语:“工作不易,市民也应该体谅配合。”点赞栏里,积攒了一排又一排的“赞”,评论区里,最多的一句是:“辛苦了!”
这张照片,或许正是昆山“创城”的一个小小缩影。照片之外,还有无数的交警同志、环卫工人、城市志愿者等等,他们同样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在工作。而一声“辛苦了!”的感谢,道出的却是一份别样的真诚。勿庸讳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对“创城”持有很大的意见。家门口不再有小摊小贩,买菜不方便;车不能随便找个空地停了,步行一小段路显得颇为烦躁。“创城”对城市环境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让一些人很不适应,也是因为打破了部分人的“习惯”,才让他们有了反感的心理。
城市文明与市民素质,向来都互为镜子,相互映照着彼此。一个与现代文明接轨的城市,必定是一个有秩序的城市。文明城市中,个体的文明素养之所以不可或缺,就在于它是秩序的重要源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取决于有多少高楼大厦、人文景观,而是取决于她让城市中的人感受到的舒适“温度”。当人们对这种“舒适温度”要求越来越高,也正说明人们自身的文明素养在提高。当然,这跟城市管理者付出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所以,“辛苦了”三个字的背后,是广大市民对城市管理者的理解和感谢,更是对“创城”的支持。
其实,该点赞的,还有全体市民的这份支持和努力。上周四笔者从图书馆听课回家,路过新建的大戏院。一名男子把烟头随手扔在地上,广场上游玩的小女孩子看到后赶忙捡起来。男子见小女孩捡起烟头追了上去,接过小女孩手中的烟头扔进了垃圾箱。市民对“创城”的支持,最突出的,是体现在对不文明行为挺身而出予以制止,不让昆山的文明土壤被风蚀。正是有了这些微小的个体力量,才汇成了鹿城接力文明、续航文明的强大能量。
目前,全国各大城市的“创城”工作都在有序进行。对于城市中的每个人来说,礼让行人、垃圾入箱等等都是文明行为,理应为他们点赞。城市乐曲天天都在弹奏,当我们都能成为文明的跳动音符,我们也将汇聚成一首激昂嘹亮的文明城市赞歌!(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