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学思践悟·十九大】乡村振兴从“三变”发力

发稿时间:2017-12-30 15:5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大余县新城镇周屋村祠堂前荷花怒放,清香四溢,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目标的重要部署。笔者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从三个方面发力:

  乡村振兴,要着力推进产业融合,产业实现“质变”。产业不发展,振兴无从谈起。所谓产业融合,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农村产业融合,可以采用“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旅电商”顺向融合的方式。比如笔者了解到江西省大余县内良乡白井村发挥本地拥有悠久的黄酒酿造历史优势,由贫困户贷款出资入股,成立黄酒产业扶贫基地,通过土地流转、粮食加工、旅游景区直销和淘宝线上销售方式,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将一二三产业完美融合。农村产业融合,也可以尝试“农旅电商+农产品加工+基础农业”的逆向融合方式。比如在乡村旅游景点打造电商街,以此为依托,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业生产基地。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能将乡村旅游、电商、农产品加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有机结合,形成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激发农村创新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乡村产业发展“质变”。

  乡村振兴,要着力整治乡村环境,实现村容村貌“靓变”。乡村要美,环境是首位。要按照“生态宜居”总要求,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化、绿色化,比如倡导稻草填埋积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美丽经济”;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整治,为建设美丽乡村做好坚实保障,如今年5月,笔者所在江西省大余县开展的“集中整治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农村‘空心房’、集中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三集中”行动中,共拆除“空心房”167万平方米,关停或拆除禁养区内养殖场546家,新建无公害化垃圾处理场2个,建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2座,各乡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该县实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常态化持续化推进。从改观农村人居环境入手,逐步建成“干净漂亮、秩序井然、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实现乡村人居与生态环境的“靓变”。

  乡村振兴,要着力培育乡风文明,实现民风“内变”。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培育乡风文明要以“人文美、风尚美、灵魂美”建设为目标,在农村推进移风易俗、根除陋习、培育文明乡风,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建设美好精神家园。比如:在“中国白莲之乡”江西省石城县近10年来出现任何宴请都不送礼不收礼的文明新风;在江西省大余县周屋村连续20余年举办“敬老节”,每年举行好家风评选活动,表彰“好媳妇”“好婆婆”等孝老敬亲先进典型,引导村民争相向典型和模范学习,形成“人人以孝为荣,处处以孝为先”的良好风尚。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美丽乡村注入美丽灵魂,才能实现“村美、人和、业兴”的和谐景象。(大余县委网信办 潘名友)

责任编辑:武亚姮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