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表情包 网络图
在一个讲究符号互动的时代里,任何标签的盛行,都是为了在这个世界寻找自己的位置。不论是自矜的“吃货”,还是自嘲的“油腻大叔”,抑或自我吐槽的“佛系青年”,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无可无不可的“佛系青年”,表面上是一种看淡一切、怎么都行的从容与淡定,实际上却隐伏着年轻人某种意义上的精神缺“钙”。
大城市集聚着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也拥有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高大的建筑、穿梭的车流和拥挤的人群,既见证了一个城市的生机与活力,也让年轻人承受着“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压力以及陌生人社会“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带来的孤独与失落。“佛系青年”主动以自我矮化的方式来舒缓压力、拉低自己和他人的期望,以此来实现对现实的某种柔软抵抗。
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认为,在现代社会,第一空间是家庭生活空间,第二空间是工作场所,第三空间用来满足人们对社交、创意、休闲娱乐需求。在第三空间里,人们的关系是自由平等的,没有科层制度和等级意识,也没有形形色色的社会角色的束缚,可以把真正的自我释放出来。这种设定下,“佛系青年”所展现的享受一种不紧不慢、不忧不喜“慢生活”的态度,给人一种看上去很不错的错觉。
“佛系青年”并没有原罪,却不能处处不走心、处处不坚持。一味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味地调低对自己的期望,就会让青年人价值追求的“底线”逐渐倒退。“90后”的“心如止水”尽管谈不上“精神早衰”,却也依然值得关注与警惕。“佛系青年”固然有不争不抢、不钻营不吹捧的随心豁达的一面,也有面对压力和竞争懈怠、消极、缺乏责任和担当、缺乏上进心的另一面。低欲望的无意义感,轻一点可能是一种放松,重一些就可能成为一种放纵,是为自己的懒惰、消沉甚至无能寻找自欺欺人的借口。
为了追逐梦想,许多青年人都在书写奋斗的青春。尽管向上社会流动困难重重,许多“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青年人依然在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逆袭人生”;为了更上一层楼,一些年轻人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坚韧与顽强;在心理期望与行为能力之间、在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一些青年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他们或者适应了大城市的生活方式,逐渐在大城市里立足、扎根,或者在小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年轻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或者在田野上、溪流旁为乡村振兴加足燃料。这才是青春应有的色彩,这才是青年人应有的活法。
时光如流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依旧打动着许多人。面对苦难的磨砺,只有成为更加强大的自己,才能在平凡的世界里实现人生突破。那些在与宿命的对抗中努力成为大块头的青年人,才会迎来破茧成蝶的美好生活。对于青年人而言,年轻时吃点苦、受点罪,是一辈子的财富,只有在困境中实现心灵净化与精神洗礼,青年人才能谱写好不辜负时代的青春之歌。(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