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流量任性用”、“流量随意用”。近来,三大运营商和一些虚拟运营商纷纷推出“不限流量”套餐,但这些套餐真如宣传中描述的那样“不限流量”吗?记者了解到,几乎所有的“不限流量”套餐使用流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都会限速,部分套餐还会给出封顶流量,超出后则断网。(6月9日中国新闻网)
看剧不扎心,游戏不卡顿——“提速降费”三年之痒后,运营商终于在流量套餐上开闸放水了。有人号称“任我用”,有人套餐叫“冰激凌”,有人干脆“流量不限量”……工信部最新的数据也显示,截至4月底,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377M,比去年同期增长116.8%。在手机已成为“社交器官”和生产工具的今天,流量成本下降的意义恐怕未必比“电费每度下调1分1”来得小。从这个意义上说,“不限流量”套餐是信息化生存的的大势所趋。
不过,所谓“不限流量”套餐,其实就跟“流量不清零”的花活一样,默默添加了不少前置性条件:比如当用户当月流量达到某个数值后就会限制其网速,部分套餐还会限制单月流量使用上限,可谓是“限量又限速”。说起来,这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一则,硬件上说,每个基站能支持的连接数是有限的,数据上行下发总量没法太任性。一句话,网络承载能力有限,因此,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能力仍无法支持真正意义上的不限流量。二则,从国际惯例上看,无论是美国的AT&T或者韩国LGU+等国际运营商,玩法也都差不多,套路大同小异。这样一想,好像完全可以在明规则范围内心照不宣。再说,反正单价是跳水了,爱用什么江湖花名似乎就由它去好了。
就在今年5月,有运营商向媒体吐槽:竞争对手推出的“无限流量”计划,长远而言非常危险,可能导致亏损,“不该大规模发展无限流量套餐”。不过,假不限也好、真限量也罢,流量营销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无法回头了。有两重事实需要正视:眼下,在移动宽带方面,中国4G用户总量达到8.49亿,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占比达到63%,居全球前列。用户使用方面,今年以来,平均每用户单月手机上网流量均保持在1G以上,4月份达到了1.3G,是2014年的6倍多。此外,今年4月,工信部和国资委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深入推进提速降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2017年专项行动的意见》,对全年的提速降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于此而言,不管你开心不开心、惊喜不惊喜,流量解锁的日子,已经在未来将至的路上。
不过,“不限流量”套餐限速又限量,如果前置条件完全隐匿于“最终解释权”,起码在营销上涉嫌误导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广告法》等公序良俗估计也不能视而不见。手机流量廉价时代正在道路,靠噱头来拉拢消费者的伎俩迟早会被戳穿。把话说在实处,不靠文字耍流氓——这也是提速降费的规则之意吧。(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