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米长的村道上竟有44根路灯,这种密集阵势让每一名路过的人都觉得诧异。近日,西安雁塔区鱼化寨街办小烟庄村的村民向媒体反映,称村里出现奇怪一幕:某幼儿园门口的村道仅100多米长,三四米宽,路两边却都安装了路灯,而且间距很小,有的只有两三米,密密麻麻的,这是多大的浪费啊!(5月23日《华商报》)
早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交底,农村使用的太阳能路灯一般都是6米的灯杆,最合适的间距是20米,实际操作中一般都在25米左右。所以,两三米的间距,且在狭窄村道的两边都安装,岂止是太荒谬,简直可称是在“种路灯”了。而这林立的路灯,不可能会是农民“自产自销”的便宜东西,如此任性“栽种”,采购和用电难道都能不屑一顾?
事出反常究竟有没有“妖”?据当地知情者爆料,安装这些太阳能光伏发电路灯,政府部门有相应的补贴;另外,该村即将拆迁,有人进行突击安装,能不能用无所谓,无非为了下步套取政府补贴和拆迁赔偿。但随着媒体采访介入,街办的调查回应则称,这些路灯是趁村两委会干部外出开会期间,由村民私自安装的。换言之,村民密集“种路灯”,连村干部都不知情,更何况是上级主管部门了。可问题是,如此回应,信者几何?
关于“种路灯”,关于“等赔偿”,其实已非首创之举。网上检索可知,也在陕西省,也在西安市,去年5月就曾曝出类似消息:该市长安区细柳街办姜仁村村东的一条村道上,4公里路竟设700盏灯;这些路灯大多数间距不到10米,最短的甚至不足5米。据说,这些路灯均由村民“集资安装”,而原因同样是村庄已被纳入征地范围。当时就有论者提出质问,买路灯或可“集资”,但装哪里、怎么装等岂会任由村民来拍板决定?所以,媒体一作报道与曝光,管理者又如何能把责任推得精光!
“种路灯”与“装儿子”是否异曲同工?日前,新华社痛批扶贫造假,文章披露,在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中,中部某县上演了一场干部“装儿子”的戏码。为应付检查,避免“露馅儿”,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蒙混过关。但“演技”再好也难让百姓接受,“假儿子”一句虚伪的“妈”,叫得老太太变了脸,气得小姑娘撇开了头,不仅被抓了个现行丢了脸,更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那份真心。
“装儿子”露馅了,“种路灯”藏些啥?一般来想,既然像“种路灯等赔偿”这样弄虚作假、损公肥私的桥段,已经在一个地方出现并遭媒体报道踢爆过,理应早该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警醒与重视。而如今一年过去,骗招还在使用,故伎仍在上演,要么是监管之眼的常打瞌睡,要么就是某些涉责机构疑似瞒上的“纵容做局”了。这么说来,“种路灯”不啻是另一种的“装儿子”戏码了。
路灯杆不是栅栏杆,能把路灯装出“种”的作派和气势,这绝对不是“情为民所系”的昭昭实例,倒更可能是“利为私己谋”的肆无忌惮。一个省际交叉考核,揭出了扶贫造假的“装儿子”老底;有些财政补贴,我看也该多试“换换考官”的严谨之法。(司马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