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已经过去,然而其间发生的一起事故仍旧让人心痛:4月3日,山西省成某某上坟烧纸引发山火,过火面积达300余亩,共出动三支灭火队伍500余人,鏖战近10个小时,由于风向突变,4名灭火队员被卷入火中,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这样的事故不是个例。4月4日,汕头市礐石麒麟山、濠江红旗村的山上以及潮阳西胪分别发生山火,出动护林员326人,扑火人员850人,出动各级检查、督导人员2000多人,消防车25辆以及大批灭火工具,所幸无人员伤亡;同样是4月4日,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沙步村居民区附近山头因为当地居民清明扫墓烧纸引发火情,风吹着山火,致使火势迅速蔓延,火场周围除了是人口较密集的居民区外,500米处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油库,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所幸山火扑灭及时,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不仅如此,也是在清明节当天傍晚,湖北省襄阳市,当地一处陵园内,每一个墓碑上挂满了纸制或塑料制的花,每一个墓前放有一个陶钵,钵内盛放着纸灰,墓道上到处都是扫墓者祭祀逝者后留下塑料花、鲜花、酒瓶、塑料袋等大量垃圾。公墓被各种各样的垃圾“围攻”,随意丢弃的垃圾让“祭扫”变成了对逝者的“打扰”。
“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祭祖就是尽孝道,不祭祖就是不孝、是忘本。通过为逝者放鞭炮、烧纸钱、点蜡烛、送米饭祈祷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风调雨顺幸福安康,本无可厚非。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传统的祭祀方式弊端一再暴露:由于文明的缺失,祭扫完毕留下纸钱乱飞、灰烬遍地、食品浪费的祭奠现场无人清理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甚至留下“星星之火”,将森林、草坪付之一炬。传统祭扫形式造成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生态破坏、安全隐患积小成多,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更与清明节的本意相违背。同时,近年来无良商家利用祭祀者敬畏之心、感怀之情,制造纸制时尚“奢侈”用品,如别墅、珠宝、电脑,并大肆鼓吹其效果,最终让祭祀者稀里糊涂买单……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清明祭祀很重要,但与时代同行,文明祭祀、绿色祭祀应当提上日程。上坟烧纸并不是清明祭祀的唯一,以传承传统文化和继承先辈遗志为标尺,以现代文明为准则,把祭祀作为对亲情的怀念、对初心的呼唤,更是清明的本意。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用这种环保、健康的祭扫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相信他们也会赞成”;一首小诗、一篇动人心弦的文章、一首低吟浅唱的悲歌,不仅同样能缅怀逝者,更能流传百世;心祭胜于形祭,网络祭祀,不仅省去舟车劳顿,还能用互联网记载先人的生命历程与精神遗志,更能服务祭祀的本质——追思先人、教育后人。
即便不愿放弃“放一挂鞭炮、烧一沓纸钱、点两根蜡烛、送一碗米饭”的传统祭祀形式,也当格外注意在放过、烧过、撒过之后熄灭明明灭灭的火花,带走四处飞扬的纸灰,扫净滴滴点点的蜡油,消除引发火灾的隐患,并且还先辈一个干净整洁的“院子”,还园林一个宁静恬淡的氛围。
正是先人的筚路蓝缕、辛苦奋斗,带来了后代们今日的小康社会、幸福生活。其实,逝去亲人最期待的,恰是生者绿色的祭扫。感恩先辈,更需要文明的祭祀、绿色的祭祀。这不仅是对先人家风家教的传承,更是对家庭礼仪文明的全方位展示。以千万个自我之力,推动绿色文明祭祀的落地生根,思念常在,青山常在,我们的祭奠才会更真挚,我们的清明节才会更“清明”。(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武亚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