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四川最穷的地方有多穷?孩子十年没吃过肉》的网帖被广泛转载,引发不小波澜。文中称,四川大凉山的孩子十年都没吃过肉,有孩子7岁了还没洗过一次澡,成为全国热议话题。凉山州教育局回应称,称这是一篇东拼西凑的假消息,故意抹黑凉山,歪曲事实,内容纯属造谣。(10月26日《华西都市报》)
对于那些没有到过大凉山的人们来说,“穷”是当地留给外部世界的刻板印象。至于到底有多穷,人们只能依靠媒体的报道或者身边人的经验之谈。在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下,“穷到十年没肉吃”、“七年没洗澡”看似言之凿凿,实际上却是自媒体为了赚取阅读量进行的套路化营销。
在一个盛行蜻蜓点水“浅阅读”的时代里,读者很容易被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自媒体牵着鼻子走。营销并无原罪,炒作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总想闹出点动静,将踩钢丝作为“生财之道”的自媒体,擅长于夸大其词、喜欢榜名人甚至敢于弄虚作假;他们的欲望号街车想开到哪儿就开到哪儿,哪管舆论场域的“一地鸡毛”。
“穷到十年没吃肉”让这家自媒体赚足了眼球,刷足了“存在感”。为了短期的“钱景”,一些自媒体宁可舍弃长期的“前景”。可是,为此支付代价的,却是大凉山地区社会形象的损伤,以及对地方为消除贫困所做出努力的不认同——在社会信任缺失的当下,无中生有的“穷到十年没吃肉”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阴暗想象”和“丑闻思维”,让大凉山“躺着也中枪”。
大凉山地区的贫困,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多彩因素的制约;我们既要有“问题意识”,看到大凉山地区在脱贫上存在的压力和挑战,也要有“过程意识”,看到当地为脱贫付出的努力。“穷到十年没吃肉”表面上是对弱势群体生存生态的关心,实质上却是消费苦难。自媒体发文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帮助贫弱者走出困境,而是利用角色反差来赢得人们的同情与悲悯,从而为自己“吸粉”、赚取“10万+”提供噱头。
“穷到十年没吃肉”的恶俗营销,就是典型的损公肥私,损害了公共利益,肥了自己的腰包。热衷“上头条”、迷恋“以小博大”,一些自媒体依靠剑走偏锋迅速地实现了利益套现。可是,自媒体不能成为法外之地,不能任其“野蛮生长”。只有提升违规成本,让恶俗营销得到有力的惩戒,才能让自媒体“有机生长”。
对于这些喜欢打擦边球、不走寻常路的人们来说,暂停更新、永久关闭自媒体账号只能“治标”,他们可以“改头换面”然后重出江湖。只有让这些投机者感到“肉疼”,恶俗营销才会减少,自媒体才会大浪淘沙,拥有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净化的环境。(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