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举报信被公开打疼了谁的脸

发稿时间:2016-10-27 08:5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谢先生没有想到,因为一封“投诉举报函”,一夜之间他成了火遍网络的焦点人物。(10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谢先生因受了广告语“天天吃旺旺 运气会旺哦”的诱导购买了旺旺雪饼,但是自己的运气并没有因为食用它而变好,因此他认为该食品的宣传是虚假的、迷信的、没有科学依据的,同时,食品所在超市和生产厂家应当按照相关法规,提供该产品能让运气变旺的依据或证据,如不能,此产品已经构成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己应获得500元赔偿。

  不得不说,如今广告与现实相差一段距离的不胜枚举,比如某快餐早餐中所提出的“妈妈的味道”被网友吐槽是“后妈”,不少包装纸上写明“图片仅供参考”的图片也仅仅只能起到刺激味蕾的效果。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像谢先生一样较真,去根据相关法规向有关部门寄送实名举报信。这封“认真”的举报信讲出了无数人想说又无力说的心声,但信函未经本人同意就被公开,仅仅是由于“好玩”吗?

  谢先生本人没有主动拍照上传举报信,自己的举报内容及联系方式就被公开地摆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显而易见,这是收到举报信的相关部门“恶搞”了。相关部门收到信之后没有及时给出处理的方法,却将这封“奇葩”举报信上传到网络,反而给当事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按理说该罚。面对公民隐私泄露,却只能自费通过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比较高昂的法律途径来维权,让不少公民望而生畏。可见,举报信被公开,不仅打到了收信的相关部门的脸,连维权路漫漫的法院维权的脸也挨了一巴掌。

  毕竟,法律途径维权个人隐私只是解决了举报信所带来的“意外”,并没有解决举报信所举报的广告语诱导问题。如此计算下来,本是一个简单的投诉问题,却搭上了算不清楚的时间、金钱和名誉,如此代价高昂的维权,谁还敢为了自己的权而维权呢?(秘相宇)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