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海内共中秋 天涯若比邻

发稿时间:2016-09-14 14:2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又是一年中秋时,仰望星空,明月高悬于上。这是团圆的象征,也是情感的寄托,还是文化的纽带。

  中秋节,是中华文明体系重要的传统节日,东亚地区如日本、韩国等都有欢度中秋的习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o月令》上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从古代历法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称之为“中秋”可谓恰如其分。此后,《唐书》中记载更加详细,称为“八月十五中秋节”。及至明清,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如今更是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说到中秋文化自然首推赏月。同样出自《礼记》记载“秋暮夕月”,就是拜祭月神,古人在这天要设香案,迎寒祭月。到了唐宋时期,赏月的风气更加盛行出现了月饼,据《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有关中秋节的诗句不胜枚举,这些充满着人们对中秋的希冀和祝愿也是中秋独特的文化魅力。而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亦让人感受到其无穷的文化色彩。

  习近平主席曾精辟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毋庸置疑,包括中秋节等在内的节日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然而,传统文化的流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当今社会,物质日益丰富的同时,道德层面却出现了一定滑坡现象。人们在追逐名利的同时已经将传统文化、淡忘甚至抛弃,蝇营狗苟间拜金、享乐、自私自利等价值观甚嚣尘上。越来越发达的科技文明在改变并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信仰,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其归根结底是传统文化缺失。

  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互联网+”的大背景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也好,传统文化也罢,都兼具包容性和开放性,所以两者交汇更是相得益彰、水乳交融,互联网因传统文化更加文明、理性、有序,传统文化因互联网更加生动、丰富、亲民。

  具体来看,传统文化借助互联网快速便捷的传播特性得以进一步张扬传统文化的本源价值。所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突飞猛进,众多传统节日逐步走上网络。中秋节也因为加上了互联网的“佐料”,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节日更加充满活力。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但传统文化依旧,国人的情怀更是依旧。围绕探索和开辟传承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最大程度地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魅力,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在传统和现代的相互碰撞、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中,唤醒广大民众的中秋文化记忆,重新认识、感受蕴藏和镌刻在骨子里的传统文化,与节日相关的传说、风俗、诗词等则犹如“精神印记”般有效延续下去。针对中秋节开展的一系列中秋网络文化主题活动,给节日营造更为浓厚的氛围,如网络中秋晚会等弘扬传统爱国精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秋凝聚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让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光彩。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逢此佳节,且愿思乡游子,网上度中秋,天涯若比邻。(蒋妥)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