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用深厚传统文化涵养民族未来

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6-06-09 07:5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蔡恩泽

  情浓粽飘香,又到端午时。苇叶、艾草、菖蒲、香囊、粽子、黄酒、龙舟、汨罗江……这些不仅是端午时令关键词,其背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文化尤以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为甚,每年都寄托着黎民大众的绵绵相思。作为政治家,他忠诚地辅佐楚怀王,力图改革,实施“美政”,即便是屡遭贵族排挤毁谤、多次被流放,“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同时,屈原又能深刻地体恤民情,身处逆境,还念念不忘劳苦大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样一位忠君爱民的贤臣,终以特殊的方式辞别人间,但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爱国思想,他的报国壮志,他的强国梦想,留给后世无尽的敬仰和崇拜。他的故事也向人们证实了一个道理,爱国者必然为国人所爱,并为千古传颂。

  历史将会永远记住每一个爱国者,屈原、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吉鸿昌、李大钊……乃至新中国时代为国家献身的每一位改革家、创业者,都在人民的心中却树立起一座座丰碑。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这不仅仅是为了顺应民间习俗,不仅仅是为了礼赞屈原的英明,叙述屈原的故事,纪念屈原的品格,更是以历史的情怀来张扬民族爱国精神。 

  当一个传统习俗成为全民文化、民族精神的化身,其中的韵味、精髓便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推而广之,我们应当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的传统节日转化为民族的精神财富,小长假、大长假不光是吃喝玩乐,不光是疯狂消费,更应是心灵的涤荡、精神的洗礼。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国庆,每一个节日都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每一个节日都是在继承历史,追思先人,欢庆丰收,传承丰沛的价值观念和淳朴的道德风尚。各种节日年复一年,代代相传,不断加深着各民族的凝聚力。

  全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专注、快乐、祥和地过节,是各个不同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现象。

  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海运博物馆,每个星期天,这里都要举行一次特殊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切身体验来学习荷兰的历史,培养担当意识。讲解员们一丝不苟地带领孩子们重温四百多年前荷兰水手的生活状况。今天,荷兰的成年人经常向孩子们重复这样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这样的节假日,让孩子们的心灵厚植着老祖宗的精神,铭记自己的来历,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牢牢地系在一起,这个民族就大有希望。荷兰被人们称为“地理上的侏儒,经济上的巨人”。其中的人文动力功不可没。

  我们要建设全面小康,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落后。我们不仅要做“经济上的巨人”,也要做“文化上的巨人”。用深厚的传统文化涵养民族的未来,在当下必须又迫切。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的全民最大公约数,抓住每一个细节,哪怕是吃粽子、过端午节,都不忘爱国情怀,这不是所谓的政治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精神耕耘。(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蔡恩泽)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