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交钱就给的获奖证书价值几何?

发稿时间:2016-09-08 10:3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随着各地陆续开学,各类学生课外艺术培训开始升温。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培训机构一味逐利,把各种“考级”“竞赛”“选秀”当成招揽生源的获利“法宝”,也引导一些家长送孩子参加艺术培训,对五花八门的奖项趋之若鹜,不惜重金求奖。(9月7日新华网)

  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对形形色色的获奖证书趋之若鹜,甚至不惜花费重金。乐器考级、英语考级、数理化竞赛、作文比赛等,各种面向中小学生的杯赛、竞赛五花八门。家长的追逐热情并没有因为获奖证书“不被认可”而冷却,反倒是以“考虑长远”的“合理诉求”,催生出一个繁荣而巨大的艺术培训市场。

  家长从长远角度出发,适当地带孩子参加课外艺术培训,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自然无可厚非。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教育环境里失去竞争优势。虽说教育部门曾经回应,由社会力量提供认可的艺术等级均不被承认。可是,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无法摒弃拿到获奖证书以备“不时之需”的执念。

  从心理层面分析,家长都不愿意,也不会承认各种奖项和级别证书毫无用武之地。亦有部分家长认为,权威机构认定的级别证书,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是种鼓舞和鞭策。从现实语境上看,现在升小学、初中没有统一考试,高考改革看重的是个人素质,同等条件下“有总比没有”更胜一筹。正因如此,家长心甘情愿为获奖证书买单,也就不足为怪了。

  一些艺术培训机构正是瞅准了的家长的心理诉求,一步步设法引诱家长“入套”。有些培训机构甚至与“山寨社团”做起了“奖项生意”。冠以“中华杯” “全国”“国际”等名头的不在少数。看上去规格很高,其实不过徒有其名。目前国内有含金量的艺术比赛较少,而在国外这类比赛多为公益性质。坦率地说,国内的艺术比赛市场纷乱复杂,尤其是在奖项设置上,只要交钱参赛的孩子都能获奖,如同儿戏。艺术类考证项目有利可图,除开操作简单,主要还是市场需求旺盛。

  “只要花钱,就能买到”的获奖证书能有几分含金量?不过都是培训机构迎合家长心理和需求而借机谋利的“副产品”而已。其中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懵懂天真的孩子。逼迫孩子参加各类比赛,美其名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已经违背了让孩子享受艺术、培养兴趣的初衷。最终结果只是将孩子打造成金钱开道的“获奖机器”,白白地耗费宝贵时间不说,由此而生的“功利色彩”还容易侵蚀孩子的心灵。

  总而言之,唯“证书论”的思想该收敛点了。针对竞赛评奖,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明确限定“艺术特长”为在学校现场测评中展现出来的艺术特长,社会艺术考级、艺术竞赛的等级名次、证书等,不能直接作为艺术特长测评的依据。家长必须扭转只要是“为孩子好”就可以“乱来”的落伍观念,选择培训机构需要结合孩子的艺术潜质,绝非只注重“一纸华丽的证书”。此外,相关部门对于各色各样的艺术培训机构亦不可坐视不理。毫无价值的获奖证书“忽悠”一心只为孩子的家长,其实无异于钻“市场需求”的空子堂而皇之地“招摇撞骗”。(磊磊)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