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地铁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对一名乘客进行语言攻击,“臭外地人,北京有你爸还是有你妈?”北京地铁官方发布声明道歉,并称对涉事员工严肃处理。现场目击者称,网上流传的视频截取断章取义,该工作人员因为帮助这名抢乘地铁的乘客手部受伤,却遭到对方辱骂,才有了后续的一幕。(8月15日《北京晨报》)
在社会原子化、利益碎片化、人际关系干燥化的当下,陌生人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已经屡见不鲜。这位第一次来北京、担心和孩子走散的乘客强行上车,不仅影响了地铁的正常运行,也让地铁工作人员的手臂被刮伤。心理失衡、情绪失控的他,和地铁工作人员发生语言冲突,从而导致“臭外地人”等带有地域歧视的言论出现。
我们理解地铁工作人员劳动的复杂与艰辛,每一个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劳动者都值得尊重。然而,这名地铁工作人员的“出言不逊”“用词不当”,却让我们见识到了被傲慢与偏见裹挟的社会排斥--“外地人不该来北京”的潜台词背后,说到底是一种身份歧视,用一种“高高在上”的目光来打量那些“低人一等”的外地人。
“外地人”与“本地人”、“你们”和“我们”,不仅是身份标签的不同,也意味着心理上的距离感和隔阂感。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创造了“外群体”和“内群体”两个概念,认为人们经由“内群体”不仅可以得到相应的利益,也会对所属群体持有亲切、安全、认同和热爱、忠诚等情感。这一切,在“臭外地人”一事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论不平等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人们往往利用自上而下的歧视,来建构自己的优越感和社会认同”。伴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社会融合日益深入,从封闭到开放、从固定静止到变动不居的社会变迁,正在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切,不仅给许多人的命运带来改变,也带给中国前所未有的活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臭外地人”显然与流动开放、平等公正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那些喜欢对“外地人”另眼相看的本地人,大都是社会竞争中的失落者和挫败者。他们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外地人打乱了他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秩序,是外地人抢了他们的饭碗,是外地人抢走了他们的婚恋对象……用外地人来为自己的无能与落魄找到理由哪怕是自欺欺人的借口,这种脆弱的偏见,沦为某种意义上的“弱者的武器”。
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今天,“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才是应有的姿态;一个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外地人的参与。排斥外地人、拒绝竞争的做法,与社会流动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