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在质疑声中行进了两年多,最终以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辞职的方式结束。(7月20日 澎湃新闻)
因为群众不认可教改方向,仍然倾向于满堂灌、题海战术式的传统教育,张家口市涿鹿县“三疑三探”教改被叫停,该县教科局长郝金伦“抗议”而辞职。一场轰轰烈烈的教改,试图对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却遭遇群众“群起而攻之”,可见,教改之路并不平坦,教科局长因此而辞职多少有些悲怆。
教育,涉及众多家庭,教改,同样也涉及众多家庭。由于长期形成的教育观念,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不少家长中有着根深蒂固的认知。有的即便对满堂灌式教育心存疑惑,但受制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仍然广泛且深刻,即便在一些学校、一些地方进行着一定程度的教改,也会收到来自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质疑。在三疑三探尚未见到有说服力的成效前,反对者就有了足够的不赞成的理由。涿鹿县教科局长的辞职,就是教育改革不同力量几经博弈的结果而已。
涿鹿县开展的“三疑三探”教改,是吸收借鉴西峡县教改成果而推行的,涿鹿县教改也获得业内的肯定,在对满堂灌式的教育模式改革这一点上,是值得肯定的。毕竟,满堂灌式的教育,忽略了学生应有的参与性,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认知和运用。当此轮教改以被叫停、局长辞职而告终时,任何一方的狂欢,都没有意义,甚至会刺痛教育改革前进的脚步。
这些年,围绕着教育改革,既有涿鹿县教改,也有新绛县“每天只上半天课”式的教改,不管成功与否,教改,必然会引起各方面关注,也必然引发各层面力量的博弈,因此,教科局长在此次教改中辞职,也是预料中的事。这或许更映照出该教科局长的“真性情”,映照出教改的复杂性。
当然,教改的推进,不能单靠一名教育局长一人之力来推动。“感觉孤军深入一般”,恰恰反映出教改需要有领导者,有坚定执行者。即便是教育系统全面推进,也要未必就能撬动教改这块顽石。
当郝金伦局长为教改被叫停而索性辞职,教改的钟声也再一次敲响。应当把这次教改被叫停,作为教改的一个教材。有益经验要全面总结,不足之处更需全面补足。否则,真的对不起为此而辞职的局长,也难以铺平教改的路,更不利于学生更加科学的学习了。(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