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不能靠公众怜悯给“偷鸡腿母亲”托底

发稿时间:2016-06-02 09:0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5月31日晚上,南京玄武警方抓获一名小偷,这个小偷到一家超市偷了一只鸡腿。经过调查,办案民警说这是自己抓过的最让人心酸的小偷。民警潘顺勤赶到现场后,发现小偷是一名女性。民警在她身上搜出超市被盗的一点杂粮、一个鸡腿。而检查到腰部时,则发现了一本儿童读物。(6月1日现代快报)

  这是一个令人深感辛酸的故事,也是多数人可能想不到会发生的故事。贫寒的母亲,带着两个患病的女儿,到南京给病情较重的大女儿看病,因为住不起院,她只能让孩子白天在医院挂水,晚上租住在两平方米的房子里。这样的贫困现状,是无法满足孩子过儿童节的需求的,她连最基本的改善一下伙食都做不到,而最终抛下脸面冒着被抓的风险去“偷”。而所谓的“偷”也仅仅是一点点杂粮、一个鸡腿和一本儿童读物。这是发生在已经相对发达的现代社会吗?我们生活在城市中的绝大多数人,无法想象到这些贫困者的贫困,也无法想象到他们的孩子过儿童节竟然连一根最基本的“鸡腿”也吃不上,家庭和个体的贫困差距,像一根鞭笞人心的鞭子,让人震惊、让人心酸,让人不知不觉的泪流满面。

  如果我们是这位母亲,也像这位母亲那样的生活现状,我们会怎么做?为了生存,为了给孩子哪怕一点点的节日快乐,我们会怎么做?贫困母亲们走向超市为了孩子的“生日礼物”而甘当“盗窃者”时,我们看不到“偷窃者”的邪恶,反而让人感受到社会保障的乏力,以及整个社会对贫困者和贫困群体关注的“廖漠”与失责。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国家的根本,孩子们的幸福关系国家的长远和幸福。我们没有真实又准确的贫困儿童数据,但有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上,我国数千万贫困人口和千万计贫困家庭的背后,无不有着一个或两个乃至更多的贫困儿童。生活在城市中的富裕家庭孩子,享受的是衣食无虞的温暖生活,可以体会到社会的温暖,而哪些贫困者和生活在城乡各地的贫困儿童,可能正在为“一本书”、“一支笔”和“一块红著”而发愁。我们犹记起,生活在四川大凉山区的儿童们,用冻疮满布的小手翻书的场景,也忧记起某地几十余年以来无数儿童冒生命危险“走悬崖、爬藤梯”上学的一幕。说是艰辛求学路,说是“艰难困苦是孩子们最好的磨砺”,然而,基本的物质需求、营养需要和上学条件都保障不了,这样的“艰苦”和这样的“奋发”,不更凸显出社会的冷漠和地方政府救助机构的麻木与自私么?

  为了患病女儿过六一,母亲抛开脸面去“偷”,或是个例,但类似的贫困家庭和贫困者绝不是少数。像这位母亲那样,为了做个好母亲、为了诠释母亲与无私,为了让孩子过个“像样的节日”,其心悲苦,其心昭昭,其心可鉴,其“爱”的成份和“母亲角色”的发挥,是激发公众怜悯的最大因素。稍稍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事件发生后,当事警官抱以最大的同情,称她为“我有史以来遇到的最让我感动的小偷。”并为其组织捐款。目前,一些爱心组织也表示要介入帮扶,一些人找到这位妇女和她的孩子直接进行捐资帮助,捐款达数千元。“大爱无疆”,但公众爱心不应该是解决“偷鸡腿妇女”家庭贫困的托底,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行动起来,以制度的力量解决贫困问题,解决好贫困者的就医、上学等现实难题。让每一名贫困者和每一名贫困儿童享有幸福、享有和其他人一样的尊严,政府应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护型现代儿童福利体系,让儿童福利保障“跟得上GDP”以及少一些“辛酸母亲”,这是国家和政府执政为民的题中之义。(毕晓哲)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