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小学生校内扫厕所本不该是话题

发稿时间:2016-05-18 14:0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我们送孩子上学,为的是学知识,不是去洗厕所的。”近日,福州晋安区站北外口小学(民办)家长刘先生拨打本报热线反映,学校安排学生扫厕所,他认为不妥,应由保洁人员来打扫。对此,校方回应,此举是为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海峡都市报5月17日)

  讨论小学生在校园内该不该参加扫厕所等劳动,首先需要厘清这样几个问题:目前中小学生在校劳动技能学习状况、校园劳动技能课该怎样开展、扫厕算不算劳动技能教育。

  众所周知,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令人痛心的现象。比如一些学生从小缺乏劳动教育和实践,即便是上了大学还连袜子都不会洗、碗不会刷等奇葩问题,连起码的自理能力都没有。较为典型的如原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的魏永康,由于起码的劳动技能缺乏连饭都不会打、四季冷暖都不知,而被中途劝退。这其中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母亲溺爱,从小不给必要的劳动技能锻炼机会等,但这其中也难以否认的是,其从小开始学校的劳动技能教育和实践是缺位甚至空白的。

  也正因为此,去年8月初,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明确要求,要明确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用3-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可以说,校园劳动技能教育必要而亟需。

  而对于包括劳动技能教育在内的校园教育,俗话说得好,实践一遍胜过书读百遍。尤其是对于中小学校园劳动技能教育、实践教育(包括可以的具体劳动实践课和生活中随机的劳动实践,如打扫卫生),不仅在于能够让学生即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巧和能力,而且通过相关的适时适龄劳动安排和技能锻炼,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等,是一种对个人综合素质、品质的锻炼和锤炼。

  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反过来我们看福州晋安区站北外口小学安排学生打扫厕所等,仅是安排6年级小学生打扫厕所,无疑正是在按照国家关于中小学校必须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适时恰当的安排在校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习和锻炼,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提升,完全没有超过必要校园劳动教育的限度,并无不妥。也就是说,如果有关方面充分理解和明白这些,诸如此次的小学生校园内打扫厕所等劳动实践,根本就不该有可不可以、合不合适的讨论与争议,而应是一个非常自然、习以为常的现象。我们与其争议中小学生该不该校内扫厕所,倒不如深入思考如何加强他们的校内劳动技能教育才更有效和有意义。

  但现在,这一安排成了一个争论的话题,至少说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目前学校诸如校园内学生劳动实践的内容还太少且不及时,还没让学生、家长和社会“习以为常”;二是家长还没有搞清楚缴费让孩子上学学习与必要的劳动教育的界限和必要重叠,认为交钱就不能再让孩子参加一点劳动,是一种对时下学校教育、人才观等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三是学校在劳动技能教育等方面的安排,缺乏必要的与家长沟通和社会周知,家校互通还存在不畅的一面。无疑,这都是有关方面亟须要深思改进的。

  当然,这不是说学校的扫厕所等劳动教育就完美无缺,相反还是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有学生参加扫厕所后鞋子、裤子都湿了、脏了,说明学校具体的劳动安排缺少必要的具体技巧教育、安排与监督;再比如说有的学生参加扫厕所劳动后被熏晕、熏吐,甚至“扫一次吐一次”等,说明学校在安排此类劳动时缺乏必要的劳动物资,如口罩的配备和发放等劳动保护。所有这些,都是包括当时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等,以后再安排学生校内劳动时需要重点考虑和完善改进的地方。(余明辉)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