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彻夜“清洗”课本是教育“洁癖” 

斯涵涵

发稿时间:2014-12-19 09:0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家长彻夜“清洗”课本以应付学习习惯的检查?思明区教育局昨晚表示,学习习惯检查并不是比整洁,有些学校曲解了区教师进修学校检查用意。当晚,思明区教育局已经通知学校,暂停全区学习习惯的检查。(12月18日厦门日报)

  学校为了迎接区教育局的检查,书本书皮要“清洗”得跟新书一样,铅笔不能长短不一,短了的得换新的,橡皮擦不能有黑污渍,铅笔盒不能有污渍,书包得刷的干干净净,刷不掉的建议换新。如此多的规定,令人咂舌,而这些并不是学生所作,都是家长代劳,所以名义上是检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却忙坏了家长和老师。

  因为要求“课本、作业本干净整洁,批注、笔记符号规范”,所以导致家长彻夜“清洗”课本。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教育“洁癖”。

  老话说的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孩子们听课时,用自己习惯的、简单易记的符号标记之,会大大提高学习速度,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经常翻阅,才可能温故而知新,一本看上去整洁如新的课本,一堆整齐划一的铅笔,一模一样的批注,虽然保持了视觉的美感,却可能失去了阅读的“亲和度”。

  而以整洁为目标的检查也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听话、乖顺视为好孩子的标准,殊不知活泼好动才是孩子的天性,当一条条刻板的规定束缚了孩子们的手脚,也不知不觉地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禁锢于方寸之间。

  更为严重的,是彻夜“清洗”课本的举动会模糊孩子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固然不错,但不能给学生造成困扰,给家长和老师增加负担。学习习惯首当其冲应该是认真和细致。当正规检查成为一场应急举动,成为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示范,势必会给孩子们幼小心灵留下迷惑。

  无论大人和孩子,保持必要卫生、整洁的环境有益于身心健康,然而过于注重清洁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就是一种精神疾患,是为“洁癖”,在刻板的程序或无意义的行为反复中磨灭了“自我”和活力。教育“洁癖”更为可怕,因为关系到孩子,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好在思明区教育局已经紧急通知学校,暂停学习习惯的检查,希望这是一个知错就改、对症下药的开端。(斯涵涵)

责任编辑:褚津笙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