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劳动教育怎能成为鸡肋?

周卫军

发稿时间:2014-08-09 09:1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8月6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针对中小学教育做出92条规定。规定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学校要布置学生家务劳动、保证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等。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其中有关家务劳动的条款引起了强烈反响,家长和学生普遍认为平时学习时间已经不够用,不可能再匀出多余时间去“学农”。一些校长则表示,支持教育部倡导学生增加劳动机会的规定,但希望能出具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的规定,来保障规定的落实。(8月8日 澎湃新闻网)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看到孩子剩饭剩菜或浪费粮食时,几乎每位家长都会脱口而出,用流传了千余年的经典诗句来教育他们要节约、爱惜粮食,不要浪费。可是看到孩子迷茫的眼神,又倍感无奈,因为孩子连粮食是怎么来的都不理解,更别说其间的辛劳和汗水了,他们又哪里能懂得爱惜粮食的意义?又如何能够明白粮食得来的艰辛?

  曾几何时,《劳动最光荣》的歌声令众人热血沸腾,劳模代表“铁人”王进喜,掏粪工人时传祥,包装工人向秀丽等的英雄事迹、劳模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代热血青年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德智体美劳”的五字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提高到了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重的地位,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始终贯穿于“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之中。

  然而,随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划分,重“脑”轻“体”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脑力劳动高贵,而体力劳动低贱,因为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就是理论基础,而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史更是证明了体力劳动者的“人下人”地位,初中课文《懒人的智慧》更是使许多青少年心生向往,希望自己也做一个“懒人”,甚至还会对努力劳动的人心生鄙视,认为他们不够聪明,是天生的“劳碌命”。所以,要做“人上人”,就要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努力读书,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正是在此劳动价值观的影响下,“一切以学习为重!”“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里的事用不着你管”,“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扫马路(去种地)”,“去干你自己的事吧,别在我这儿添乱了。”如此观念、言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于是,当《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92项规定” 要求“适当布置学生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念,掌握初步劳动技能”时,立时引起了家长的反弹,甚至第一反应“劳动”就是“务农”,就是“种菜养猪”,就会耽误孩子的学习,会耽误孩子的成才。如此观念,又叫他们怎么配合学校的“劳动教育”?

  殊不知,人生在世,始终都是社会的人,始终离不开劳动,难不成永远只能做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而且,“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其实只是一种人为的剥离,其实二者始终是相辅相成、不离不弃的,世上并没有只从事“脑力劳动”或只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或事。一定的体力劳动能够强身健体,活动筋骨,放松精神,使思维更活跃,精力更充沛;充分运用脑力劳动的成果也能使体力劳动更轻松,效率更高,从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因此,改变劳动观念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不能把适当的体力劳动视为洪水猛兽,也不要把其视为可有可无的鸡肋。加强劳动教育,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体脑结合,才能让孩子全面认识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周卫军)

责任编辑:贾元熙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