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孙伟铭醉驾案是一次生动的教育课

"孙伟铭案"体现标本意义

发稿时间:2009-09-09 14:0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孙伟铭案”二审改判无期(图)

 

孙伟铭当庭大哭

 

  9月8日上午8时30分,孙伟铭被控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上诉一案,在省高院第三审判法庭进行公开宣判。8点48分,审判长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成立,但其有真诚悔过表现,终审判决无期徒刑!判决宣判后,孙伟铭当庭大哭。(9月8日四川新闻网)

  孙伟铭当庭大哭,不知是因为死后余生的激动,还是为自己的罪行忏悔?孙伟铭醉驾致4人死亡,酿成了人间惨剧。从其明知醉酒还驾驶来看,其行为具有非常危险性。因此,孙伟铭责任重大。而事实也是,孙伟铭因为醉驾而造成了4人死亡。孙伟铭醉驾致4人死亡,被推上了被告席,一审法院宣判其为死刑,这无疑是目前我国对醉驾酿成交通事故的最严厉的处罚,因此,在社会上反响巨大。人们围绕孙伟铭究竟是交通肇事罪,还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展开了辩论。很多人认为,孙伟铭符合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因此,应该以交通肇事罪进行处罚。而由于近年来醉驾者越来越多,醉驾者造成车祸后,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所以,导致醉驾现象屡禁不绝,这增加了人们出行的危险性。而基于孙伟铭造成4人死亡的严重事实,因此,有很多人认为,判处孙伟铭死刑是孙伟铭罪有应得。

  在围绕孙伟铭的生与死辩论过程中,人们还发现,危害公共安全的孙伟铭本质上并不坏,比如,孙伟铭热心慈善事业,曾经资助了一些贫困群体。社会上还有人联名发出“求救信”,呼吁法院能够“枪下留人”。其家人也积极筹款,对受害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减少了对受害者的伤害。而孙伟铭也表示,如果改判,自己会将功赎罪,争取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些情于理、情与法的纠葛,让孙伟铭案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判处孙伟铭死刑,无疑可以起到惩戒和警示的作用,让醉驾肇事者得到应有的惩罚,也让所有的醉驾者引以为戒。同时,也能平息受害者家属心里的怒火,让他们的心理得到慰藉。然而,作为第一起交通死刑案例,是否应该判处当事人死刑,笔者认为,还是应该慎重对待。毕竟,判处孙伟铭死刑,仍然无法挽回死者的生命。法律在维护死者权益的同时,也保护生者的利益。

  但是,对醉驾酿成4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法律又不能太柔情,否则,就失去了法律的威严,以及失去了保护弱者的作用。而对于屡禁不止的醉驾,法律也应该施以重典,否则,生活中的人们就会失去安全感。基于此,法律要在两者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就是“死缓”或者“无期”。法院二审做出了无期的判决,应该是法庭经过充分考虑而作出的客观公正的判决。它一方面可以对醉驾起到应有的惩戒和警示作用。另一方面,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保护了公民的安全。因此,孙伟铭案具有标本意义。

 

应沉痛反思孙伟铭醉驾案带来的教训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必将是一个高点

孙伟铭醉驾案改判是个败笔

盘点《建国大业》大腕明星与原型对比图

平顶山矿难背后隐藏了多少人祸

三问平顶山9·8矿难

且看保姆陪睡难题如何解开

一纸合同能禁止“保姆陪睡”吗? 

保姆陪睡反映的精神尴尬

与“保姆陪睡”较量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众星云集《建国大业》 冯小刚表演最出彩

张韶涵母女反目:钱财作孽还是观念分歧?

 

 

 

更多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廖洁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