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个教师节前夕,上海北京均传出消息称中小学教师资格终身制将打破,教师每5年将认证注册一次。如果考核不合格,将退出教师岗位。从2012年起,上海中小学教师只有连续注册五次,即任职25年以上,才可免注册。(9月10日新京报)
此前,在湖北省早就有打破教师终身制的试点,上海市和北京市即将推出的“教师5年一考”机制,可以看做是教师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实践。目前,对于打破教师终身制有一个认知上的误区,有人认为一旦打破教师铁饭碗,会让多数中小学教师没有安全感,时时处于上级领导的“约束”和“管制”之下,被迫“媚上”而丧失师道尊严,在我看来,如果这一“考核机制”能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实现考核机制的良性运行,一些可能产生的负面问题是能够避免的。
教师打破终身制并实施“5年一考核”意义重大。首先可以实现提升教师素质的目的。一个可以操作的淘汰式考核之下,一些基层教师中存在的“吃老本”现象将无形绝迹,迫于注册和考核压力,能够促进教师自觉进行知识充电和储备更新;其次,“5年一考”的意义在于实现优胜劣汰,让“淘汰机制”成为常态和有法可依。类似的“范跑跑”之流有可能会因为这个“5年一考”而直接下岗,避免出现“辞退”与否的人情尴尬。其三,教师素质提升了,实现了良性循环,教育水准也会水涨船高,对于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民族整体素质也是一个大的裨益。
打破教师铁饭碗,实施“5年一考”,呈现给社会公众的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教师管理机制,然而,这一终属于地方试点性质的“打破教师铁饭碗”,大的方向和思路固然值得肯定,但毕竟尚在探索阶段虽属“白壁”却未必“无瑕”。在实施和执行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细节的“边边角角”方面的公平值得关注,一些涉及细节的配套性制度的完善依然值得跟进和总结。具体而言,一个全新的考核模式之下,会不会将“5年一考”异化为一次形式主义的“收费”或“创收”?我国教师总体数量较高,即使是5年一轮考试(每年总会约有五分之一教师要考),涉及数百教师注册考试的情况下,会衍生多少考试经济?教师为此要投入多少物力财力?即使是一次收费百余元的注册考试,集中到相关考核部门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如何监管?如何保证不会被个别地方借机“牟私”?在一些社会领域通行的类似年检和注册中,花钱买证明(如健康证明)现象并非个例。以及对于考核组织者本身的监督监管机制等等。因此,有关方面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犹须出台相关配套性举措,应以一个真正公平公正而透明的考核机制,来彻底堵住可能的“不公”和可能的“腐败漏洞”。
“5年一考”,大的设计思路没有问题,具体到不同地区、不同教师现状却可能存在偏差。一些边远地区带编制教师数量少,长期存在代课教师现象,教育水准和教师水平整体不高,教师起点相对低些。采取“同一标准”考核,对于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教师显然是不公平的。以及城乡教师整体素质的较大差别等,都是一个现实难题。如何即讲究公平,又兼顾本地实际,值得改革者思考。再者,年轻教师和年老教师是不是也要一视同仁考核?一些老教师兢兢业业奉献了大半生,一下子接受一个新机制考核短期内无法提高和适应,和年轻教师一样考也未必真正公平;还有一些有特长、有专长的教师,在同等标准之下有没有必要放宽?
一个直接涉及千万教师切身利益的“5年一考”机制,在看到大的公平和社会进步之时,也应看到一些细节性的和边缘地带的不完善不完美的地方,而这些看来边边角角的方方面面最终也会影响到改革的整体效果。我认为,打破教师铁饭碗的“5年一考”机制值得看好,但诸多细节方面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打破教师铁饭碗的改革推进不易有目共睹,既然要改就要改好、改的彻底些,也只有将教师铁饭碗领域的改革先行尽善尽美,再考虑教师领域之外公平问题,如逐步延伸到公务员领域、其他社会领域,示范意义会更强,说服力也会更强。(毕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