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在润物无声中坚定理想信念

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5-12-12 07:4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看《平凡的世界》时,笔者最大的感触是,面对那令人无法想象的贫穷,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挫折和压力,故事里的主人公与命运顽强抗争,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经济多元、文化多元、思想多元,理想信念相对也多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国内外各种思潮的频繁交锋,对生活现状悲观失望的“抱怨文化”在80后、90后人群中流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过于理论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一些青年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少数人甚至将西方价值观奉为圭臬。

  理想信念缺失就会导致道德滑坡、用抱怨的方式“合理化”自己的慵懒、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等不良结果。理想信念动摇还会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在贪污腐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曾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则将共产党人的信仰,形象地称为“总开关”。他说:“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宣传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理论和学术话语没有实现与日常生活话语的有效对接,这是导致当前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弱化的一大瓶颈。尤其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繁荣的今天,网民自由表达和社会参与的需求强烈,被动地进行知识传递容易引发受众的反感。

  在润物无声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是互联网时代对传播规律的遵循。我们今天很多主流媒体的理论传播仍然充满道德教化的色彩,缺乏通俗性、生动性、形象性,难以得到广大青年朋友的认同和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价值观,这是西方媒体的惯常做法,“普世价值”就这样被巧妙地包裹在故事里,让人不知不觉地接受。传播要兼顾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做到传播者讲得清楚,受众听得明白,从而能够“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

  高扬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要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解决公正焦虑问题。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落实为具体的行动。互联网上吐槽声音此起彼伏,一些青年人将之视为泄愤的平台,这固然与网络乱象尚未得到彻底根治有关,但是潜藏的社会不公正同样不容忽视。公正,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必须切实解决好贫富差距、社会公正、生存尊严等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才能在青年人中形成价值共识。

  抵制西方错误思潮对年轻网民的影响和侵蚀,必须深化青年一代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互联网在便利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系统性阅读的缺乏,导致一些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等知之甚少。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调研时曾对大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代表性著作,追本溯源,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理想信念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青年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将影响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像一块磁石,曾吸引无数仁人志士投身于党的队伍并为之奋斗终身。在润物无声中坚定理想信念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需要,再崇高的理想信念也必须经过实践的砥砺才能绽放美丽色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青年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传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理想信念为青年一代插上腾飞的翅膀。(叙岚)

责任编辑:李晓伟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