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延安城管跳踩商户头部事件逐渐告一段落之际,一篇名为“致广大关心‘延安5·31事件’网友的一封信”的网帖,再度引发激烈争议。作者以被踩头者刘国峰的口吻,称“我也有一定责任”,希望“不要因为这样一个特殊事件否定延安革命圣地的形象”。对此,6月12日,延安被踩头商户刘国峰澄清说,“信不是我写的,不代表我的意思。”(6月13日《新京报》)
“城管跳踩”事件发生后,城管局长亲自到医院向受害人当面鞠躬道歉,但与其说是道歉,倒不如说是物质安抚,承诺城管局看病,承诺归还自行车,承诺赔偿误工费,唯独不提“城管跳踩”的社会影响严重性,如果说需要一个公开的道歉,那么城管局长最需要给全社会一个诚心诚意的公开道歉,以消弭该事件的恶劣影响。
政府以当事人的口吻杜撰发表了公开信,意在通过危机公关,挽回影响,找回一些丢失的面子,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当事人矢口否认,危机公关变成了又一次信誉危机,公信力危机,弄巧成拙,政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不偿失。
“城管跳踩”事件尽管很恶劣,但是也仅仅是个人行为,只不过是“几只老鼠坏了一锅汤”而已,而杜撰公开信,却是政府行为,影响的是政府形象,不善于通过正面的有创意的方式进行危机公关,而是绞尽脑汁出馊主意来危机公关,偷鸡不成蚀把米,其随意行政意识可见一斑。
平时对于飞扬跋扈的执法作风熟视无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恶习迟早会造成恶果之后,就想赶紧将自己屁股上的臭屎擦干净,挽回败局,但是依然是过去惯用的下三路方式,杜撰、造假和糊弄社会、上级,混淆视听,也是一种不顾后果,这样的不顾后果比“城管跳踩”为祸犹劣。
政府部门一旦养成了喜欢杜撰的好习惯,真的很后怕,从过去喜欢杜撰工作成绩,杜撰总结,杜撰履职,杜撰报告,到现在恬不知耻地开始杜撰道歉信,欺骗社会,愚弄公众,没有学会危机公关的正道,倒是学会了歪门邪道,劣根性使然。
公众并非那么好愚弄,该公开信刚出现,就有很多网友怀疑其是杜撰的,果不其然,还真的感谢当地政府部门的文字杜撰水平太低劣,如果文字水平再好些,根本看不出是杜撰,那才是更大的冒天下之大不韪,那才是更大的悲哀和不幸。
现在真为受害人担心,现在等于是又一次戳穿“皇帝的新衣”,又一次让政府形象受损,难道城管局不会因为恼羞成怒而报复受害人?我们关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