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给学生减压,需要你我的实际行动

发稿时间:2014-11-18 01:54:48 来源: 广州日报 中国青年网

  童年本应是彩色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在重压之下度过了一个灰色的童年。给学生减压,我们已说了太久太多,但这终归不该只是一句口号,需要父母、老师、政府、社会各方面都拿出实际行动来。

  9岁的萌萌在寄宿学校上学,平时学校学习抓得挺紧,回家后的双休妈妈抓得更紧:英语、奥数、画画、钢琴、跳舞,一口气给她报了5个培优班。最终萌萌因过度用眼,被诊断为双眼“暴盲”,视力几乎已无恢复的可能。

  其实,我们身边也许还有很多个“萌萌”,相信不少家长看到这则新闻亦心有戚戚。孩子疲于奔命,要么加码各种课外培训,要么赶场超前教育。近日,教育部还发布相关规定,明令禁止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但一纸禁令能否遏制“幼儿园小学化”趋势,很多人并不乐观。学生“压力山大”诟病已久,始终难以根治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者,从社会心理上分析,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急切,“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仍很有市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成功的渴求和对子女前程的重视,本就是十分强大的文化基因。千百年来,期待子女做“人上人”不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态,更是父母对子女之爱的一种体现。但这种爱一旦沾上过多功利性,忽视孩子的个人意愿和身心特点,却可能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家长之间甚至可能陷入“军备竞赛”式的恶性循环中——你家孩子上了甲培训班,我家孩子也不能落后,必须报个乙培训班才行。无论是遏制“幼儿园小学化”还是淡化小升初考试等举措,一些家长反而成了最大的阻力。前不久,武汉出现的一场由家长自发组织的“民间联考”便是一例。

  二者,从教育资源分配的现状来看,实现教育公平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萌萌为何要四处赶场,家长为何对孩子的学习任务不断加码,根源还是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资源分配不均。一方面,学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行政之手主导的资源配置在一些地方不仅没有拉平差距,反而加剧了学校之间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尽管义务教育阶段淡化考试就近入学的大方针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执行上仍有漏洞可钻:考试换个马甲改称测试、不看考试成绩但看竞赛名次……只要好学校与差学校之间的差距客观存在,事实上的“择校”选项没有消失,就会加剧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只有“不患寡而患不均”成为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理念,当中小学校好坏之分逐渐模糊,学生的书包才可能真正变轻。

  三者,从现行人才选拔方式来看,高考“总开关”的评价标准仍然单一。尽管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部门为击破“唯分数论”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在高考高招这一最重要的人生关口上,分数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判断依据。我相信,很多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的童年在书山题海中度过,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求学路径,最后一关还是要靠分数来说话,就逼迫家长不得不把“功夫”做在前面。今年,高考改革终于迈出步子,就学业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开始探索,只有高考给莘莘学子更加丰富的选择,学生才可能从单纯追逐分数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给学生减压,我们已不缺重视、不缺口号。这些年来,家长、老师、政府、社会各方面确实也拿出了不少实际行动。但为孩子减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疏通压力产生的种种源头,才能还孩子们一个彩色的童年。(张涨)

责任编辑:褚津笙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