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微信红包”谁之痛

发稿时间:2016-10-31 10:0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不久前,我在今日头条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教师节那天,某学校的一位家长给其孩子老师发了一个微信红包,老师接收了,而这位家长便把微信截图去教育局告发了这位老师。新闻发布后两个小时,下面的评论就达到了七千多条。我浏览了几页,发现更多的人是支持那位老师的,批判家长人品有问题,钓鱼陷害老师;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老师有自己的工资,不应该接收红包;还有一小部分人强烈建议取消教师节。这样一件小事,引起了如此多人的关注,我认为是我党积极开展节日反腐工作的重大成果。

  节日成为滋生腐败的媒介。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的亲朋好友在节日之间增加感情也是正常的,但是如今的各种节日却慢慢变了味道,成为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送礼拉关系的借口。党员干部变成了受贿者,他们也自然是违反了我党的规章制度,但是我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行贿者,受贿者也不会陷入贪污腐败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作为家长,为了让教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用心照顾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他们虽然知道教育部明令禁止教师收取红包,但还是会为了孩子给老师送礼。各行各业的贿赂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且,我国 “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的厚黑学把人们侵蚀得太久,要想改变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教师,明知道教育部出台了“禁令”,但教师收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礼品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共识。而且,30年的历来节日,已经让教师形成了在自己的节日之时收取学生赠送的小礼物的习惯。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学生送与教师的礼物价值越来越高,也让部分教师思想上松懈,想法儿变相收取点财物。此外,随着近年来节礼电子券、微信红包等送礼方式不断翻新,一些老教师常常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就收取了家长发的红包,又无法或者很难退还。这些都成为影响我们“干干净净”过节的因素。

  不管从谁的角度,都反映出家长和教师、领导和下属都陷入了“红包焦虑”之中。如何将我们从“红包焦虑”之中都解救出来呢?我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加强舆论导向和管理制度,消除公民的担心,向公民发出倡议,摒除节日送红包的陋习,规定红包的限额,杜绝利用红包送礼的平台;重视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意识到,节日禁止收礼是我党的一项长期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受贿和行贿都要受到相应的惩罚。通过长期不断的努力,让“潜规则”变成“明规则”,让我们的百姓和党员都能干干净净愉快的过节,形成一股社会的正能量。

  “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党要引导、监管、打击节日腐败,我们的党员和干部要廉洁自律,维护我们党的形象。反腐无止境,我们的党员和干部要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真正做人民的公仆。(刘静)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