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30年,租房26年,前后搬家6次,新修好的三间平房住了不到3年,至今仍欠外债7万元。这一连串在外人看来心酸的“负数”,正是山西省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原所长李培斌留下的最后“遗产”。
兴许,在常人眼中,一位有所任职的公职人员,怎会过的如此寒酸?但李培斌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一位基层党代表虽“穷”,却在无半点私心之中为大多数群众谋得了不可多得的踏实。仅仅是副科级“小官”的李培斌,把工资捐助给了最需要的人,把特批的轿车搁置一旁,把化解矛盾、调解纠纷当作“家事”,芝麻官的大作为恰恰在不起眼的清廉之举中彰显,而这也让他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的“靠山”。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不得不提的是,李培斌作为十八大的一名基层党代表,用生命谱写出了一位共产党人应有的崇高品质。在党言党,需要的正是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到日常之中。回望从前,若非有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人“舍小家,顾大家”,又怎能为千千万老百姓赢来当下的和平安康。更何况,在新时期的高标准严要求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已不可任性而为,但这不代表可以碌碌无为,毕竟,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党性修养并不靠“华丽”的政绩来粉饰,而是从点滴中积淀。
生命虽已逝去,但李培斌却为广大党员干部留下了一座精神“富矿”。没有车子房子票子,但却有着60多本大大小小的证书,成功调解的各类矛盾纠纷数以千计,而这正是最能验证其无私付出的“实绩”,物质享受上的“知足”和修身用权上的“不满足”,充满反差的追求却塑造出了李培斌的别样人格魅力。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面对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利益诉求,党员干部必须意识到宗旨意识弱化的危险,更须明白李培斌的“穷”并非站在了道德制高点,而是新时期下尤须常照的一面党性之镜,拂去拜金之风、享乐之风的浮沉,构建清朗的政治生态需要的则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莫忘初心”。
是重于泰山,抑或是轻于鸿毛,亦是当前在不同岗位上的党员干部理应思考的问题。应谨记的是,基层党代表李培斌用最朴实的“工作,工作,再工作”理念,消除了被群众褒扬后的惶恐不安。而应付诸实际的是,莫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莫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切实干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这也才是最为真切的“扪心自问”。(茶 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