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心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把共青团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作出战略谋划和部署。近日,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在共青团改革大局中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围绕学校共青团改革,中国青年网推出系列评论,深入解读学校共青团改革创新方式方法,引领广大青少年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校共青团改革系列评论之六:
“为什么改”“为谁而改”,这是任何改革事业都绕不过的逻辑起点,也是将“青年的获得感”作为评判共青团改革成败标准的理论基础。对高校共青团改革而言,只有树立和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观,广大团学组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离青年同学的突出问题,才能在改革中正本清源、回归本色,成为陪伴同学们健康成长的温暖力量。
陪伴首先是一种共同的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显现,最主要是看他们对团学工作是否有、有多少话语权,是看团学活动的开展是围绕“精英少数”还是普通的大多数,是看团学组织的运转是“眼睛唯上”还是真正把最广大同学们的需求当做自己的使命。说到底,就是看同学们能不能、愿不愿意、方不方便参与其中。因此,高校共青团的改革必须要让团学活动和工作见得到同学们的身影、听得到同学们的声音、汇聚得了同学们的智慧,让同学们的参与频率有周期、参与方式有互动、参与效果有保障。
“增强团代会、学代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组织活动请同学们一起设计、部署任务请同学们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同学们一起评议”……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就是要打破一切横亘在团学组织与同学们之间有形无形的阻隔,让同学们在“众创众筹众评”的参与中不断巩固提升主体地位,变“你们”为“我们”,变“任务”为事业,变“存在”为陪伴。
陪伴还是一种普遍的获得。时代在变化,同学们日益增长的权利诉求、发展需求与相对落后、有限的团学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团学工作中的普遍“痛点”。说到底,就是团学工作给同学们带来的“获得感”越来越少了。我们应当看到,同学们不仅在科学文化知识等传统领域的诉求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在创业创新、志愿公益、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等方面也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需求。只有当好了同学们“有求必应的咨询人”“勇于发声的代言人”“贴心打理的经纪人”“助力发展的投资人”“不占股份的合伙人”,团学组织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人”。
“建好‘青年之声’平台”“开展‘四进四信’主题活动”“探索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完善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加强志愿服务工作”……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就是要构筑以同学们的切实需求为中心的团学工作校园网格,每一个网格都是联接全局的能量枢纽,每一个网格都是服务供给与“产品”投入的基本单元,不仅着眼锦上添花、更要多去雪中送炭,让同学们既有物质的也有思想上的收获,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惊喜。只有这样,才能在增强同学们获得感的“高掌远跖”中解决“高位徘徊”的突出问题,传递出陪伴成长的力度与温度。
陪伴更是一种充分的信任。团学工作本质上是校园里的人心工程,感情的建立、温度的传递主要依靠团学干部。有人认为,我们天天和学生们在一起,怎么会有脱离青年学生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没有弄清楚“身在”与“心在”、“形在”与“神在”的区别。如果团学干部以监管者自居,以发号施令代替感召动员,以召开会议代替落实工作、以简报文章代替实干成绩,以台账报表应付考核检查,行政化、官僚气的工作方式就会让同学们感到疏远甚至厌恶。对同学们而言,团组织应当是轻松温馨的家园,而不是威严赫赫的衙门;团学干部应当是值得信任的“好伙伴”,而不是只会官话套话的“学生官”。只有真正把自己从封闭的办公室、无趣的衙门作风中解放出来,在摸爬滚打、朝夕相处中认识自己、读懂校园,团学干部才能成为信得过、离不开、记得住的成长好伙伴。
“探索建立‘8+4’‘4+1’‘1+100”等团干部直接联系服务青年机制”“打造‘专挂兼’相结合的团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学生团干部队伍的选拔考核、培养使用、淘汰退出机制,打掉小官僚小圈子习气”……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就是为了让广大团学干部坚守“做学生友、不做学生官”的本色,回到普通同学中去,听听他们在想什么、在干什么、需要什么,对他们关心的问题既要心中有数、更要手上有“感”,既要将心比心、更要以心换心,用知冷暖、动感情的方式去打动、去温暖、去凝聚,把组织的陪伴化作“与你肩并肩”的同行。
陪伴,是这个抢分夺秒、只争朝夕的社会里最宝贵的稀缺品,它不能高高在上,更不能喧宾夺主,陪伴其实是一路的倾听与分享,是一生的扶持与同行。对高校共青团而言,改革的帷幕刚刚拉开,相信我们只要以最真诚的姿态陪伴同学们的成长,在增强参与感、获得感、信任感的过程中赢得他们的支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团学组织永远都会是同学们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心灵港湾。(杨子强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